稀土是工业的命根子,中国一捏紧出口这根弦,全球都得抖三抖,美国军工生产线停摆,特斯拉的机器人也得卡壳,这样一搞,连马斯克都急得跑来求合作。
韩国这些盟友呢,被我们一警告后,是个个都不敢吱声,毕竟稀土这张牌,中国玩得太狠,他们的老大哥美国都傻眼了,何况是他们。
这场博弈谁都得掂量掂量,供应链的命脉到底在谁手里?中国真能把美国逼到墙角吗?
我国在稀土方面的“一票否决权”,可跟五常国家的有所不同,我国在这领域的地位,那可是实打实的,“否决权”牢牢握在手中,现代工业哪块能离开稀土,更别提是军事武器了。
原本能好好合作的,但美国就是不肯放过中国,加税不说,连台海和南海都要跟着折腾,那我们也不客气,宣布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理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履行国际义务,可全球供应链的震动却不小,这场稀土管制,表面上是贸易政策,实际上是中美博弈的又一战场。
中美关税战打得火热,美国对中国的科技企业频频出手,中国这边也没闲着,稀土管制就像一记精准的回击,直接戳中了美国的高科技和军工命脉。
比如电动汽车电机里,离不开的钕铁硼磁铁,没有这些,美国的工厂生产线就得停摆,军工装备的生产更是雪上加霜。
稀土短缺会直接导致一些关键装备的生产线停滞,比如导弹和雷达系统的零部件制造,美国的F-35战机、无人机,这些高精尖装备,哪个不靠稀土?
偏偏美国自家的稀土产业,早就已经萎缩了,他们国内开采和加工能力都有限,之前都是靠中国给他们“续命”,中国一收紧出口,美国的军工企业就只能干瞪眼。
更别提那些新能源企业,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这些“绿色未来”的支柱产业,也被卡得死死的。
中国这招不光是冲着美国去的,还顺带敲打了美国的盟友,韩国、日本、欧洲,这些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同样离不开中国稀土。
中国的规矩摆得明明白白,那就是稀土相关产品不能直接或间接,流向美国军工企业,任何当“二道贩子”的行为,都得承担后果。
最近有消息称,韩国企业收到中国的警告信,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出口管制,别把含中国稀土的产品卖给美国国防公司。
他们国内的电池、航空航天等企业,估计个个都得捏了把汗,毕竟违抗中国的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制裁风险谁扛得住?
韩国企业现在的处境,典型是“两头不是人”,帮美国吧,怕被中国制裁;不帮美国吧,美国那边又得施压,韩国的电池巨头、汽车制造商,生产线上的稀土材料大多来自中国,哪敢轻易乱来?
欧洲和日本的情况也差不多,大家都得掂量掂量,稀土供应链这根命脉,到底捏在谁手里,盟友们的不吭声,让美国在稀土博弈里显得更孤立。
这场稀土博弈的波及面,远不止国家层面,连企业都得硬着头皮上阵,特斯拉就是个典型例子,他们现在却因为稀土短缺,有点卡了壳。
特斯拉的电机和机器人核心部件,离不开高性能稀土磁铁,中国一收紧出口,特斯拉的生产计划直接被打乱,马斯克也不是吃素的,立马调整策略,派团队跟中国积极接触,争取稀土磁铁的出口许可。
特斯拉的业绩最近本来就不顺,市场压力一大堆,再加上稀土这档子事,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马斯克可没心思跟美国政府绑在一起搞对抗,他更关心的是特斯拉的供应链能不能稳住。
毕竟中国的稀土供应不光是特斯拉的命根子,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支柱,马斯克这波操作,算是给其他美国企业上了堂课:硬刚没用,合作才是王道。
而且中国这几年一直在优化稀土产业,从开采到加工,再到出口,管控越来越严,中国之前就出台了《稀土管理条例》,明确稀土是战略资源,必须服务国家利益。
出口管制只是这套战略的延续,中国不仅要守住稀土这张牌,还要用得更精准,比如优先保障国内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业的需求,同时对外输出影响力,逼着其他国家在供应链上重新站队。
对美国来说,稀土短缺的危机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美国政府这几年也嚷嚷着要重振稀土产业,比如投资国内矿山、开发替代技术。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稀土开采和加工是个高污染、高成本的活儿,美国的环境法规和劳动力成本,注定了这条路走得慢,更别提,中国在稀土加工技术上已经领先全球,美国想追赶,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没戏。
代替品短时间内找不到,盟友这边也是指望不上,韩国、日本这些国家,自己的稀土需求都得靠中国,哪有多余的资源去救美国?
再加上中国的警告,谁敢冒着制裁风险去当“冤大头”,这局面,活脱脱把美国推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稀土博弈的未来,注定还得继续胶着,中国手握供应链的主动权,每一步都在掐着节奏,美国要想翻盘,要么花大力气重建自己的稀土产业,要么在贸易谈判里做出妥协。
可无论是哪条路,都得付出不小的代价,至于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估计还会继续在夹缝里找平衡,争取跟中国保持合作,毕竟生意场上,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这场稀土博弈,归根到底,是中国用“一票否决权”给全球上了一课:关键资源的掌控,决定的是话语权的归属。
为什么不对韩国、日本仅售稀土,难道让他们造高科技产品对付我们吗?或者让他们把稀土买给美国吗。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