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我国对北京明定陵进行考古挖掘,在孝靖皇后的棺木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然而,一众奢华的陪葬品众却有两件银器显得格格不入。这两件银器一个是银壶,一个是银盘,无论是银壶还是银盘都有缺口,残破不堪。这两样东西均是孝靖皇后生前所用之物。那么孝靖皇后身为皇后,身份高贵,日常所用之物为何会如此破败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孝靖皇后的生平了。
孝靖皇后生前并未当上皇后,而且因为不受神宗喜爱,在后宫的日子并不好过。1611年,孝靖皇后去世,神宗安排人草草了事,连一点值钱的陪葬品都没有。俗话说,死者为大,神宗连死后的体面都不愿给孝靖皇后,可见对其厌恶至深。而孝靖皇后的皇后之位是她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追封的,那些精美的陪葬品是她的孙子明熹宗朱由校补充的。
那么,孝靖皇后为何会被神宗如此厌恶。翻阅史料发现,孝靖皇后在生下皇长子朱常洛两年后又生下了皇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从此受孕情况看,孝靖皇后虽不受宠,但还保持一个正常妃嫔的待遇。那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孝靖皇后的情况急转直下呢?
一、不愉快的开始
孝靖皇后虽然是选秀入宫的,但最终只在慈宁宫做了一名小小的宫女。他与神宗的开始就是一段露水姻缘,而孝靖皇后却因此怀孕了。在皇室,子嗣是大事,所以在太后得知后劝说神宗留下孩子,孝靖皇后也母凭子贵被封为恭妃。
对于神宗来说,这是他妥协的结果。毕竟,最开始他是不愿意承认与孝靖皇后之间的关系的。这件事对神宗来说如鲠在喉,毕竟这意味着他的帝王威严受到了挑战。作为这件事受益人的孝靖皇后自然成为了神宗的出气筒。
二、宫廷斗争
在孝靖皇后之后,神宗的宠妃郑贵妃也生下了皇子。无论是家世,容貌,孝靖皇后都无法与郑贵妃相比。由于皇后无子,孝靖皇后所生的皇长子自然成为了合法继承人。而皇位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郑贵妃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皇位。那么,孝靖皇后母子自然就成为了郑贵妃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到百般刁难。
不但如此,郑贵妃作为神宗宠爱的妃嫔,自然没少给神宗吹枕边风,挑拨神宗与孝靖皇后之间的关系。为了淡化神宗对孝靖皇后母子的感情,郑贵妃将孝靖皇后母子囚禁在寝宫中不许让他们和神宗见面。后来更是污蔑皇长子和宫女有染,试图毁掉皇长子的名声,将其从皇位继承人的位置上拉下来。
三、可笑的帝王威严
神宗10岁继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然而,神宗刚继位时,由于年幼,朝政被张居正把持,一直到张居正去世,这种情况长达十多年。这期间的神宗就如同傀儡一样,没有半点决策权,就连皇后人选都是张居正决定的,这对神宗的来说是莫大的屈辱。
神宗为何坚持一定要立三皇子朱长洵为太子?明面上是因为嫌弃皇长子朱常洛母亲是宫女,出身卑贱。但别忘了,神宗的母亲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而且娘家是做泥瓦匠的,而孝靖皇后的父亲好歹是朝廷官员。如此对比,神宗又有什么资格嫌弃孝靖皇后母子呢?可见,这不过是一个借口。
那是因为神宗对郑贵妃母子的爱吗?不可否认,他对郑贵妃是有真情的,但他的爱更多是惨杂着政治算计的。神宗对郑贵妃的爱不值得他拿着国家根基开玩笑。他这么做的最根本原因是为了自己作为帝王的面子。神宗自继位以来,能做主的事太少了,无论是张居正还是李太后,都让他的心灵有了阴影,他迫切的想要通过一件事来证明他帝王的威严。所以满朝文武越反对他立朱长洵为太子他就越坚持,为达目的,他不惜20多年不上朝。
孝靖皇后无疑是可怜的,他不过是皇权斗争下的一个牺牲品。更可笑的是,他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神宗的宠幸,还是儿子的太子之位,她都没有拒绝的权利。从13岁入宫,到46岁去世,她被关在深宫长达30多年。最后落得个母子不得相见,幽禁而死。神宗无疑是这一切悲剧的缔造者,明朝之衰败也由他开始。
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