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有段让人心痛至极的历史,跟咱们每个中国人都有关系,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林徽因始终难以忘怀,那段过往让她心痛不已,因为她失去了九个年纪轻轻的弟弟。
1937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打响了,长沙也卷入了战火,林徽因和梁思成他们一家子没办法,只能一路逃到昆明去。在路过湘黔边界一个小城,晃县的时候,林徽因的肺病突然犯了,烧得厉害,体温直冲40度,情况特别危急,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梁思成这下可急眼了。外面雨下得跟瓢泼似的,旅馆里头挤得满满当当,全是难民,想找个空床位都难上加难。大伙儿都忙着顾自己,根本没人愿意搭把手。林徽因呢,身体弱得连站都站不住了。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梁思成耳边突然飘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曲调,他心里猛地一亮:能拉出这么好听的曲子,这人肯定有学问,说不定能伸出援手呢!
接着,梁思成被悠扬的琴声吸引,一路找过去,来到了一间客房门口。他没多想就敲了敲门,门一开,里头坐着八个年轻人,八双眼睛唰的一下全盯了过来。
其实,他们都是中国空军笕桥中央航校第七期的学员,接到命令要去昆明,结果半路上大巴士被征走了,没办法,只能先在这里安顿下来。里头还有几位是梁思成的老乡,都来自广东。
梁思成讲明了情况,那八个年轻人一听,立马就腾出了一张空床铺。林徽因刚迈进房门就昏了过去,好在旅馆里刚好有个大夫在,这才救了她一命。
就这样,梁林夫妻和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在战乱纷飞的年代里,意外地结下了一段难得的情谊。只不过,那时的林徽因还没意识到,这段情谊会那么匆匆结束。
到了昆明后,那八个年轻人老往梁家跑。他们也就二十来岁,在这陌生的地方没啥依靠,就把梁思成和林徽因当作自己最亲的人。
没过多久,林徽因那个不同母的弟弟林恒,也成功进入了航空学校。打那以后,这群年轻的飞行员跟梁家的关系就变得更加亲密了。
他们都把林徽因当作温柔又热情的大姐姐,常跟她聊起教官训练时的那些苛刻要求,说起自己心里对沦陷区父母的深深想念,还有第一次谈恋爱时的那份腼腆和害羞……
林徽因真心喜欢这群弟弟,她在给朋友费慰梅的信里提到:“说来也怪,他们就像小孩子一样粘着我们,我们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
时间过得飞快,航校的学生们眼看就要毕业了。梁思成和林徽因被邀请去当这群飞行员的“特别嘉宾爸妈”,参加他们的毕业仪式。
这天,夫妻俩早早就满怀期待地奔向了航校。但一到那儿,心情立马就沉了下来。学校大门上,几个大字特别显眼:“胆小鬼别来报到!”
说实话,林徽因心里早就明白,毕业对这帮九个年轻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抗战那会儿,咱们中国的空军飞行员不够用,飞机又少性能还差。反观日本那边,空军力量足足是我们的九倍多。要是跟他们打空战,那简直就是拿命去拼,能活下来的机会渺茫得很。
航校里头流传着一个说法,从那儿毕业到上战场牺牲,大多数人也就撑个半年左右,平均下来,这些小伙子们牺牲时都还没到25岁呢。
不过,虽然有个“怕死就别来”的警告牌立在那,但每年还是有一大堆学生,头也不回地就踏进了航校的大门。这些就是我们那帮满腔热血的小伙子。
林徽因打心底里为这些弟弟们感到自豪,她心里头一直念叨着,盼着他们每次出任务都能顺顺利利,千万别让那可恶的战争夺走了他们年轻宝贵的生命。
不过,战争说到底还是挺狠心的。
1939年的时候,林徽因的那些弟弟们,一完成学业,立马就被安排进了和日本打仗的部队里。说白了,那就是开始了他们生命的危险旅程,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
一般来说,每位飞行员都会留下家里人的联系方式,好让后面的事情有人处理。但这些小伙子们的家人都在被占领的地方,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所以,他们都把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住址写了上去。
夫妻俩压根儿没想过,“要命快递”会那么快就送上门!
刚毕业没多久,我那九个弟弟里的陈桂民就牺牲了。他是个广东小伙子,特别厉害,据说能在天上跟日军用手枪对打。
那时候,陈桂民正驾驶着新飞机进行试飞,没想到发动机出了问题。他其实有机会跳伞自救,但为了不让飞机受损,他毅然决定尝试紧急降落。结果,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陈桂民之所以二话不说,豁出命去也要把飞机搞到手,就是因为那时候咱们中国飞机实在太少了。
那时候,咱们中国空军的战斗机,顶多就200多架常备着,可人家日本一次性能派出3000多架。更头疼的是,咱们这为数不多的飞机,还大都是老掉牙的型号。
林徽因有次听她弟弟说,他们开飞机得一层一层地往上飞,得飞到比敌军飞机更高的地方,然后再猛地冲下去打。可日军的飞机呢,一下子就能窜到天上去。要是我们的飞机冲下去打没打着,那后面就很难再有机会攻击了,就只能等着被打了。
所以,这些年轻的飞行员,开着破旧的飞机去冒险,同时还得豁出命去守护这些飞机。每次飞上天空,都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林徽因有九个弟弟,除了陈桂民在岗位上牺牲外,叶鹏飞也是其中一个不幸遇难的人。
叶鹏飞有两次经历,都是在天上飞的时候飞机出了问题。那时候,他听了指挥长的话,果断跳了伞逃生。
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心里头满是愧疚,溜达到了林徽因的小屋里,眼泪默默地往下掉。在要走的时候,他暗暗发誓,以后说啥也不放弃造飞机了。
后来有一次飞行任务,叶鹏飞的飞机又碰到了大麻烦,故障很严重。这次,指挥长还是让他赶紧跳伞保命。但叶鹏飞这回没听,他拼尽全力想要把飞机安全降下来。可惜的是,飞机还是坠毁了,叶鹏飞也在重庆广阳坝丢了性命。
林徽因接到两个弟弟寄来的“诀别包裹”,心里像被狠狠揪了一把:他们明明可以好好活着的!
包裹里装着的是牺牲通知书、日记本、书信和相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没了,留给家人的只有这些没温度的东西。
“致命包裹”的到来,给林徽因一家带来了非常大的打击,但这仅仅是灾难的开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的心被反复撕裂,一次又一次地遭受重创。
林徽因能和这群年轻人成为朋友,说到底,得亏那个雨夜拉小提琴的小伙子。他叫黄栋权,有个很爱的未婚妻。
打仗前,媳妇眼里闪着泪花跟我说:“我在这儿等你,你得给我完好无损地回来啊。”
黄栋权轻吻了她的额头,轻声说:“我要是能活着回来,咱俩就结婚。”
哎,说来也倒霉,1940年9月那会儿,黄栋权出去打仗,结果撞上了日本零式驱逐机在中国战场上头一回出现。他开着那架老掉牙的飞机,面对这种从没见过的新式战斗机,简直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功。
在一片乱糟糟的情况里,黄栋权开的飞机被直接击中了,然后炸了开来。他的身体跟着飞机的碎片,到处都是,洒满了重庆的各个地方。
林徽因压根不知道这事儿,她在家跟朋友们聊着:“他小提琴玩得挺溜,人也挺逗乐,听说最近要成家立业了。别问我什么如果他婚后有啥变故,他那位女朋友会怎样,这种问题咱们哪儿答得上来啊。”
噩耗一到,林徽因心里头那个难受啊,差点就倒下了。梁思成心疼她,硬是没敢提黄栋权走得那叫一个惨,大家一点点地找,拼拼凑凑,到最后还是没能找全他的遗体。
黄栋权英勇地献出了生命,这恰恰体现了航校的训诫:“咱们要豁出命去,把自己的血肉之躯、战机还有炸弹,一股脑儿跟敌人的军舰阵地拼到底!”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让人动容的学校格言了。
这些弟弟走得实在太匆忙,林徽因被一个接一个的“噩耗包裹”压得难以呼吸。常常是,她还没从上一个弟弟离世的悲伤中缓过神来,新的死亡消息就像晴天霹雳一般再次袭来。
毕业才一年多,我就已经收到了7个快递。林徽因心里头那点儿脆弱,被一次次打击得稀巴烂,碎得跟粉末似的。
在漫漫长夜里,她反复央求上天,千万别把她那两个弟弟也给夺走了。
可世事无常,仅仅数月之后,我的亲弟弟林恒就离我们而去了。
1941年3月14号那天,近百架日本飞机突然袭击了成都。林恒见状,立马窜上了自己的战斗机,打算跟敌人干一架。但飞机刚启动,他就发现,空中已经有12架零式战斗机在护航轰炸机了。
林恒下定了决心,狠狠心说:“跟这帮家伙拼了!”但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林恒的飞机刚一起飞,就被上面敌人给打了下来。
林恒脑袋挨了一枪,鲜血在空中飞溅的那一刻,他拼尽全力,朝着老家的那个方向,端端正正地行了个军礼。他走的时候,连25岁都还没到。
梁思成匆匆赶到成都,去处理林恒的后事,并把他的骨灰和三样东西带了回来。这三样遗物分别是:一套空军穿的制服,一把代表他毕业的纪念剑,还有一块飞机的碎片。
林徽因紧紧抱着弟弟留下的东西,哭得停不下来。她心里最爱的这个弟弟,还那么年轻,可以后再也听不到他回家叫她“姐姐”了。
林恒走了以后,林徽因心里头就像被压了块大石头,每天都提心吊胆的,一听到“包裹”这俩字就心里发慌。但事儿就是这么巧,第九个包裹最后还是送到了她手上。
在九个弟弟里头,最后走的那位是林耀。虽说都姓林,五百年前是一家,林徽因待林耀就像自个儿的亲弟弟。他俩老写信来往,林徽因总夸他是个“有想法的小伙子”。
1941年那会儿,林耀在打仗时左胳膊肘子被子弹打穿了,连大神经都给弄断了。从那以后,他的左臂就伸不直了,还疼得要命,神经痛得厉害。他硬是挺过了那段疼得要死的康复训练,最后才让胳膊又能动弹了。
林耀光受了伤,其实可以趁机申请退伍,但他却铁了心要回到队伍里:“国家栽培飞行员真不容易,我必须得上战场!”
回队之前,林耀抽空去看了林徽因和梁思成。为了让生病的林徽因心情好点,林耀给她唱起了《航空队员之歌》:“你听听,那发动机轰隆隆地响着,往前冲呢!它带着一群年轻的航空队员;一群年轻飞行员啊!”
林徽因眼眶泛红,心里头有千言万语,可到了嘴边却一句也挤不出来。她只是温柔地摸了摸林耀受了伤的手臂,然后默默地把他送到了家门口。
1944年那会儿,林耀在衡阳打仗,保卫家园。结果他开的飞机尾巴被敌人打中了,飞机就开始摇摇晃晃,失去控制。林耀一看这情形,心里想着不能让飞机就这么掉下去。他本来可以跳伞逃命的,但他没这么做。他打算拼一把,驾驶飞机翻过那些山头,找个宽敞的地儿安全降落。
很不幸,那架受损的飞机最终没能越过山峰,林耀撞上了山,丢了性命,他的遗体碎片撒在了湖南湘乡县的仙女乡。
军队撤退得太急,林耀的飞机和遗体都没能找回来。当林徽因打开第九个装着“遗物”的包裹,只见里头孤零零地躺着一张遗照,她当即就伤心得大哭起来。
在林徽因心情极度悲伤的时候,她创作了一首很长的诗,名叫《哭三弟恒》。这首诗既是对亲人的深深怀念,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弟弟,你这也太早了点儿,真是佩服你的胆量啊。
设备过时了,你这运气可真够背的!
老弟,别难过了。
你们已经尽力而为了。
别怪任何人耽误了你,这是时代的问题,难以简单评判。
中国得继续往前冲,黑夜终将迎来黎明。
我明明都懂了,可为啥我还是会因为你而流泪呢?
你只是个孩子,却没怎么为自己考虑过。
小时候,我老想着你能过得开心,打仗的时候呢,就盼着你平平安安的。
今天你无需为儿女的琐事操心,不用给他们抚慰和安慰。
可如今,许多国人似乎都忘了,你究竟是为了啥牺牲的!”
陈桂民走后,每到“七七事变”纪念日那天中午12点,林徽因和梁思成就会带着家里人,围坐在饭桌边,一起站起来,静静地缅怀他3分钟。
过了好些年,梁从诫,林徽因的儿子,提起了往事:“我们家认识的那帮老飞行员,为了国家牺牲了,最后埋在了外地,家里人都不清楚。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还记得他们的,就只剩下我们一家了。”
林徽因在诗里头问得好:大伙儿似乎都忘了,你豁出命去,到底是为了啥!
打了八年抗战,中国空军有好多英雄牺牲了,人数超过了4300。他们走的时候都非常年轻,用生命保卫天空,那场面真是让人心酸又悲壮!
但他们啥也没留下,连尸骨都消失无踪。日子久了,这事儿就只剩下官方统计里的几个数字了。
每当我想到那些慢慢被人淡忘的无名之辈,心里头就有点不是滋味,感觉咱们真不该这样对待他们。
他们原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爹有妈,有爱侣,有铁哥们。他们啥都不要了,就为了国家的安宁把命搭上。可如今,大家好像把他们给忘了。
林徽因心里一直记着,她失去了九个弟弟,这事儿咱们现在生活在和平日子里的人也不能忘。咱们有责任把这些英雄的事迹摆出来,讲给咱们的孩子听,还有孩子的孩子听。
比起光喊口号那种爱国教育,用真实的故事可能更有帮助。只有真正了解战争是啥样的,我们才能对英雄先烈有更深的怀念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