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成功过会,其高盈利模式与红筹架构或成行业范本。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近日,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新能源”)正式向深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拟募资245亿元,刷新深交所IPO募资纪录,成为年内首单主板受理项目。作为央企华润电力旗下新能源业务核心平台,华润新能源此次IPO不仅承载着母公司“十四五”绿色转型的战略使命,更以404亿元总投资剑指717.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目标,加速布局“双碳”赛道。

1.行业龙头:装机规模与盈利双领先
华润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是华润电力(00836.HK)全资子公司,专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开发与运营。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控股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达2,820.69万千瓦,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中风电装机2,156.64万千瓦,光伏装机664.05万千瓦,布局涵盖集中式与分布式项目,并探索农林、交通、生态治理等多元化场景融合开发。

鄂州民用机场顺丰基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在盈利能力方面,华润新能源2023年营收205.12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84.59亿元,净利润率高达41.24%,毛利率达60.7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约45%-50%);2024年1-9月营收171.50亿元,净利润63.49亿元,毛利率57.68%,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2.募资用途:404亿投向四大项目
本次募资245亿元将用于四大类项目:新能源基地、多能互补一体化、绿色生态发展及融合发展型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达404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装机717.5万千瓦,重点布局西北资源区与华东消纳区,并探索“风光储一体化”“光伏+农业”等模式,以缓解电力消纳难题。

3.分拆上市特殊性:或面临两大障碍
此次IPO面临双重挑战。一是净利润占比超监管红线。根据证监会规定,分拆子公司净利润占母公司比例不得超过50%。而2023年华润新能源净利润占华润电力净利润(103.2亿元)的82%,远超监管要求。参考丘钛科技分拆丘钛微的案例,华润新能源或许可以通过论证业务独立性争取豁免。二是红筹架构的法律与合规风险。华润新能源注册于中国香港,适用香港《公司条例》,与境内A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差异,其上市还需应对两地法律差异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不确定性。
4.行业变局:补贴退坡与央企重组加速
在新能源行业,补贴退坡与央企重组正加速推进。2021年,华润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占比为36.79%,达63.03亿元,而2024年1-9月,这一占比降至28.63%,为49.10亿元。平价时代,华润新能源通过规模化降本(单位装机成本较行业低15%)与高效运营(弃风弃光率低于同行)对冲补贴退坡影响。与此同时,央企重组与资本竞赛白热化。华电新能(拟募资300亿元)、三峡能源、龙源电力等巨头亦在推进分拆或注资,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与资本双驱动。
结语
华润新能源的245亿元募资计划,既是央企分拆上市的破冰之举,亦为新能源行业资本化按下加速键。若成功过会,其高盈利模式与红筹架构或成行业范本,推动更多央企新能源资产登陆A股。然而,面对消纳瓶颈、补贴退坡及跨境合规风险,这场404亿元的豪赌能否兑现“双碳”红利,仍需时间检验。来源:NE-SALON新能荟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