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定植:高产基础从合理密植开始
密度控制:每亩种植22-30株,行距6米×株距4米。黏土或贫瘠地块可适当缩小间距,肥沃土壤则增大空间,避免枝叶拥挤。
定植细节:挖60cm³定植穴,分层回填表层土与腐熟有机肥混合基质,根系舒展后覆土压实,浇透定根水。
二、遮阴管理:幼苗期的“防晒秘籍”
遮阴棚搭建:定植后需搭建透光率10%的遮阴网(如椰棕棚或黑色遮阳网),避免强光灼伤新叶。
光照调整:幼树期(1-3年)保持75%-90%遮阴度,随树龄增长逐年减少至50%,成年树需充足散射光。

三、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产量翻番
幼树期管理(1-5年未挂果):
施肥策略:每季度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比例3:1:1),配合叶面喷施钙镁硼微肥。
水分要求:土壤湿度保持60%-70%,雨季开沟防涝,旱季滴灌补水。
结果期分阶段管理:
生长阶段
施肥重点
水分需求
花期 高磷肥促花,喷施硼锌肥 适度控水防落花
坐果期 氮钾平衡肥,增施有机肥 均匀灌溉保果膨大
采后期 有机肥+钙肥恢复树势 减少浇水量

四、修剪整形:打造丰产树冠结构
幼树定型:保留3-5条主枝,剪除交叉枝、下垂枝,培育开张型树冠。
成龄树修剪:采果后疏除病弱枝、过密内膛枝,保留健壮结果母枝,遵循“去老留新、去弱留强”原则。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守住品质防线
重点防治对象:炭疽病(雨季喷代森锰锌)、果蝇(挂黄板+糖醋液诱杀)、蚧壳虫(矿物油乳剂)。
生态管理:果园种植驱虫植物(如万寿菊),冬季清园消毒,刮除老翘皮减少越冬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