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病害防治全攻略,7大高发病害识别与防治技巧果农必收藏!

农业百科全书啊 2025-02-20 16:01:02

一、草莓白粉病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在草莓幼芽中越冬,春季分生孢子随风传播,高温高湿(相对湿度70%以上)及植株旺长期易爆发。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叶片出现暗色污斑并覆盖白粉,果实畸形、硬化,品质下降。

防治要点: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品种(如杜克拉、图得拉)。

环境控制:保持通风透光,湿度控制在70%以下,避免氮肥过量。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或芽孢杆菌制剂,保护地可用烟雾剂。

二、草莓灰霉病

发病规律:

谢花后侵染贴近土壤的果实,潮湿条件下病菌孢子随风扩散,成熟前果实出现水渍褐斑并腐烂。

冬季大棚密闭、湿度>80%时高发。

防治要点:

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采收后全园割叶。

湿度调控:开花期湿度控制在40%-60%,滴灌替代漫灌。

药剂防治:现蕾期喷施腐霉利、嘧霉胺或灰霉专用烟雾剂。

三、草莓叶斑病(蛇眼病)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叶残体越冬,雨水传播分生孢子,叶片出现紫红色圆斑,边缘呈“V”形。

高密度种植、连作地块易发。

防治要点:

清除病源:及时清理病叶,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性。

药剂防控:发病前喷百菌清、苯醚甲环唑,每10天一次。

四、草莓根腐病

发病规律:

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游动孢子通过流水传播,根部褐腐,叶片紫红萎蔫,急性型可致全株青枯4。

防治要点:

土壤处理:轮作、高垄栽培,定植前用氯化苦或太阳能覆膜消毒。

药剂灌根:发病期用甲霜灵、恶霉灵或络氨铜灌根。

五、草莓炭疽病

发病规律:

病菌通过雨水、农具传播,叶片出现灰白色轮纹斑,根茎部暗褐溃疡,连作地、低洼田高发。

防治要点:

预防为主:育苗期喷咪鲜胺锰盐,避免植株伤口。

综合管理:雨后排水,发病初期喷施啶氧菌酯或溴菌腈。

六、草莓病毒病

发病规律:

母株带毒,蚜虫、菟丝子传播,叶片花叶、皱缩,植株矮化。

防治要点:

种苗脱毒:选用无病毒种苗,每3-4年更换品种。

虫害防治:及时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灭蚜。

七、草莓芽枯病

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侵染花蕾和新芽,导致黑褐色枯死,湿度大时叶面生蛛网状霉层。

防治要点:

控湿通风:避免密植,阴雨天加强通风。

药剂防治:喷施多抗霉素或异菌脲,病株周围重点处理。

综合防治策略

农业基础:轮作、土壤消毒、抗病品种优先。

环境调控:大棚湿度分阶段控制(现蕾期60%-80%,花期≤50%)。

化学辅助:按病害类型选择低毒药剂,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

0 阅读:0

农业百科全书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