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已经触底,否极泰来,一波大行情正在酝酿!

胡哥教你地产观 2023-10-10 23:20:12

楼市的悲观情绪,已经从三四线小城市,蔓延到了北上广深,人们的购房欲望跌到了冰点,那些曾经鼓吹“深圳永远涨”的深吹们也悄悄地裹上毯子,默默地“猫冬”。

犹如在这个38度6的盛夏,吃着冰棍走在马路上,外面酷热,但心里冰凉。

每到一个危机的关头,悲观情绪是会放大的,人传人,传播速度不亚于新冠,被网上蹭流量的短视频带节奏,被自媒体观点裹挟,没有底层逻辑和楼市信仰的大众已经走到了“不相信房价会涨”的边缘。也不能怪群众,毕竟数据冷得让他们瑟瑟发抖。

这个排行榜,至少能吓退90%的买房人,至今房价回撤幅度最大的温州,从最高峰值至今已经跌去了36.7%,首付跌没了,石家庄、郑州、青岛、天津、贵阳和太原回撤幅度均超过20%,就连曾经的楼市标杆城市深圳也回撤了17.7%。

中国的语言真是博大精深,媒体用语比较委婉,用了“回撤”的中性表达,我用大白话告诉你:

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都在跌!都在跌!都在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无一幸免,大家都一样,无非就是跌多跌少的差别。所以,朋友别哭,不是你一个人在硬扛。

胆子小的就有点撑不住了,开始卖房了,于是,二手房出现了抛售潮,挂牌量激增。从三四五六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大量的二手房业主在内卷卖房。

广州去年挂牌量刚过10万套,到了6月初,已经超过14万套了,北京的挂牌量,也超过了12万套......

很多人的本能反应是:大量抛售=无人接盘=疯狂降价=楼市凉凉。

乍一看似乎有些道理,但你仔细想想,卖房的人都是为了什么?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置换需求,换成品质更高的房子,换成学区更好的房子、换到更高能级的城市,换到更核心的地段。

“抛售潮”蔓延全国不假,但不少核心城市的成交量,也在一路狂飙。

上海上半年新房成交同比增长33%、北京15%、深圳17%、广州12%、武汉36%、杭州58%、成都17%......

这说明什么?

眼下,并不是“空军”在套现离场,而是置换买房的需求在飙升。

前两年,楼市积压了大量的需求,现在买房成本低了,需求被释放,进而造成他们淘汰掉手上不够优质的二手房,买入品质、面积、地段改善的新房或次新房。

换句话说,抛售潮退去,将迎来一波置换潮!

这也意味着,下半年,新房和次新房的改善型房源,或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好房子,变得更抢手了。

进入7月,楼市期待的史诗级救市还没出来,虽然很多二线城市都放开了限购政策,但一线城市仍旧没有实质性的大动作,之前吹风的放开限购至今还是个迷。

楼市重大利好!

昨天傍晚,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支持房地产市场政策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这意味着对开发商融资贷款的“金融16条”的展期。可以松一口气了,正在暴雷边缘痛苦挣扎的开发商又可以复活了。

你不了解的暗流涌动其实在7月1号已经有明显迹象了。

7月1日是什么日子,那是我们伟大的党诞辰的好日子,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但是下面这个新闻,让这两个人真的高兴不起来。

香港都回归26周年了,你们还不与时俱进。

如果把这几个新闻消息和昨天的救市大招串在一起来看,你是否能看出了一些端倪?

锤-神已经下课,新班主任开始纠偏了。点到为止,你能悟出来多少就算多少吧!

这个救市大招对于当前较冷的楼市无疑是吹起了一股巨大的暖风,对于当前的楼市来说,可谓重大利好!给开发商雪中送炭,保交楼,也是保民生,更是保房价。你懂的。

楼市下半年预测

宏观上可能正确,微观上可能出现偏差,你就当个笑话听听,反正也不用付费。

下半年,对楼市的期待进入了“共识区”,大部分手上有房的人期望再来一次大救市,让房价涨,他们才能解套。更有专家提出了“只有救楼市,才能救经济”的口号,救楼市似乎成了万众期待的“民愿”。接下来,能否顺应民心呢?我们不得而知。就看这个“定力”有多大了。

但我们知道,虽然市场在冷却,政策在博弈、但就业、收入、GDP这些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生死存亡的大事,更关乎社会稳定,某些人的失业、下岗问题。

真到了那个节点,没得选,根本没得选,两害相权取其轻。救楼市是最快最有效的拉动经济的方式,没有之一。

看,我们又顺应民心了。值得歌功颂德半小时。

于是接下来你会看到,先救供应端开发商,保交楼,保民生,让老百姓重新建立对楼市的信心,加上利好政策刺激,需求端就能慢慢恢复。

叶轮访华,释放友好,中美大概率在下半年进入一个蜜月期,美国加息结束,加上内地楼市不断加码救市,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力逐步衰退(至少影响1.5年)市场信心会缓慢爬升。

今年的金九银十值得期待。

房地产的共识基本已经形成,不走老路,要发展房地产新模式,而这个新模式就是“学习新加坡模式”,房价“双轨制”让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完全放开政策限制,把商品房完全市场化,它涨任它涨,只要有人买就是合理的,成为一个富人玩的游戏,政府做好底层的保障,让大部分买不起房的人住公租房。

下面这段话是我个人对楼市未来五年的预测,你一定当个笑话看看,千万别当真:

1、2023年下半年,所有二线放开限购,年底房价折扣全部收回。

2、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重点一二线核心城市将迎来一轮房地产的大牛市。 类似2016年的水平。

3、2025年年底,价格回归平稳,开始踩刹车。

4、2026年中,出台房产税试点。可能会选3--5个城市作为试点。

5、2027年下半年,房价低迷开始降价。

值得重点说一下的是这轮行情会缩小核心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房价差距,尤其是中西部的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郑州等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均价不到2万,与一线城市有三倍的差距。这个差距必将通过一场大雨来填平。

我们看到一线的人口正在向省会城市回流,从去年开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负增长,年轻人不再把一线作为就业的首选城市。而是用脚投票给了他们的家乡省会。

我们买房子、资产优化,押注的是一二线核心大城市,小城市根本不在我们选筹范围内,这些核心省会城市,每年还有大量的人口净流入。经济的增速还是非常可观的。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对楼市完全有信心!

但是,你也应该看到, 随着楼市普涨时代的结束,买对房子的难度正在越来越高,选错房子的代价也越来越高。你一定要慎重。楼市正在进入“买错一套房,五年都白忙”的时代。

刚需在抛售,豪宅在抢购,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下,楼市呈现“冰火两重天”

富人正在用白花花的银子投票他们心目中的“优质资产”。

下面这些数据令人震惊:

招商银行2022年的年报,赤裸裸揭露了居民财富的“二八定律”。真实的贫富差距,远超想象:

千万级以上的富人,占比0.07%,持有近1/3的财富,人均资产金额为2813.38万元;

50万元以上、1000万以下的中产,占比2.18%,持有50.10%的财富,人均资产金额为151.53万元;

50万元以下的普通人,占比97.75%,持有的财富仅有18.62%,人均资产金额仅为1.25万元。

2000多个普通人加起来,才抵得上一个富人的资产。

因为富人和穷人掌握的资源和信息不一样,所以攫取财富的速度也是天壤之别。尤其在通胀之下,这一差距会被进一步放大。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却会惊人地相似!

很多大V都会告诉你:“要买在大涨前夜”

但是究竟是哪一夜?没人能告诉你。

这个世界没有捷径,慢就是快,最快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无人问津的时候,悄悄地布局核心大城市,加点耐心,静待花开。

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狼来了”这样的谎言喊多了,大家都不信了,但是有一天狼真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