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社交、工作聊天软件,它有丰富的语音、视频电话、文字聊天等功能,据官方在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披露,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3.71亿,同比增长3%。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全球社交媒体的新纪录,也显示了微信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和用户粘性。微信作为一款主流的社交软件,功能丰富,其中语音电话、视频电话受到了大量用户的青睐。然而,经常发语音并不是一件好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我们一起看下。

1、发语音可能存在诈骗风险。经常发语音,如果微信被盗或者自己的语音声音被泄露,诈骗分子可以通过获取的语音伪造你的声音,然后利用伪造的声音向微信好友借钱或者实施其它诈骗行为。因此,重要的事还是要面谈,或者打电话确认一下,谨防上当受骗。

2、发语音过多可能会令人反感。微信群里有人喜欢发语音发一连串,一连串语音对于听者来说不太友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听语音。如果某条语音中断了,可能要重头播放,虽然后来的版本可以选择继续播放,但是语音毕竟没有进度条,没有倍速播放按钮,没法快进。
3、某句话没听清楚可能要重新听一遍。短语音还好,如果是长语音,接近60秒的语音,某句话没有听清楚,可能需要重新听一遍,因为某句话没听清楚,重听一遍,是不是比较烦,如果还是听不清楚还得再问对方。

4、语音消息消耗的流量远远高于文字消息。据统计,一兆的流量可以发送约1000条文字信息,当然这样说有些笼统,具体来说,一个汉字占用2个字节(Byte),1M=1024*1024=1048576B(字节)再除以2等于524288个汉字,加上有其它内容,按三分之二计算,约等于349525个汉字,1M流量大约可以发送接收34万左右的汉字;以前微信官方统计语音消息流量消耗为0.9-1.2KB/s,不过随着现在4G的普及,语音消耗量肯定要比这个数据大。
最后,要不要发语音消息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比如,给领导发消息还是不要用语音消息了,懂得都懂,自己听一次语音消息就能体会到了;有时候跟年龄大的长辈可以使用语音,毕竟发文字消息他们看不太清楚,没有使用语音消息方便。
当然,紧急的事情还是直接电话联系吧,以免耽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