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鼻炎,傻傻分不清楚?家长看孩子这4个地方就知道了

儿科叶冬兰 2025-04-19 16:46:37

宝妈们是不是常被孩子的健康问题搞得焦头烂额?

孩子抵抗力差,感冒频繁“光顾”。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感冒看似好了,孩子却还在流鼻涕、打喷嚏。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孩子很可能不是感冒未愈,而是患上了鼻炎。

为啥感冒会变成鼻炎?鼻炎又该怎么应对?别着急,下面就给宝妈们详细解答。

在感冒初期,宝妈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孩子情况:

看鼻涕

孩子流鼻涕明显,大概率是感冒,比如风寒感冒时流清鼻涕,这种情况一般不是鼻炎。起病三五天内流鼻涕、打喷嚏,多数是感冒,此时应先治感冒。

但三五天后,没明显流鼻涕了,可鼻子还不舒服,孩子老是揉鼻子、抠鼻子,一躺下鼻子就堵,站起来又没事,这很可能就是鼻炎了。

通常鼻炎发作很少流清鼻涕,除非刚开始一两天伴有感冒症状时可能会有。而且,鼻炎发作时鼻涕持续很清超过两天的情况比较少见。

要是偶尔擤出的鼻涕又粘又稠,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慢性鼻窦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此时吃感冒药效果不佳,得按鼻炎治疗思路处理。

看眼结膜

宝妈们要学会看孩子眼结膜。

把孩子眼睛往下拉,靠近眼球的半月形区域,如果颜色偏淡偏白,说明眼睛没发炎,大概率不是感冒。

要是孩子感冒了,因病毒感染,这个区域会红通通一片,表明外感未清,得先治疗感冒。

看喉咙

小宝宝可能不太配合查看喉咙,但这也是一个判断依据。

孩子喉咙充血、红肿,证明还有外感,应以攻邪为主治疗感冒。

分析咳嗽症状:在干燥的季节,比如秋季,孩子早晚咳几声清嗓子,没有其他感冒症状,多数是鼻炎引起的。

但要是孩子咳起来明显有痰,那基本就是感冒了。

孩子的症状只要是“一直持续存在”,大多和中焦脾胃有关。

打个比方,把身体比作棉被,在阳光充足时晾晒,棉被很快能晒干,盖着又蓬松又柔软。

但在阴雨天晾晒,看着好像干了,盖上去却还是潮乎乎的,因为湿气和水分没完全去除。

这里的棉被就像身体,太阳好比身体里的阳气,也就是抵抗力,而阳气靠中焦脾胃生成。棉被里的水就像身体里的寒湿和垃圾。

所以,要解决鼻炎问题,就得增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

孩子脾虚,90%是父母喂养不合理导致的。

一方面,有些家长追着孩子喂饭,孩子不想吃还硬塞;

另一方面,给孩子吃太多寒凉食物,像凉茶、酸奶、香蕉、猕猴桃等,这些会损伤脾阳。

还有滥用抗生素这个关键因素,用过抗生素的孩子,十有八九会脾虚。

适时健脾益气 在孩子消化良好时,可以通过合适的食补帮孩子健脾、补中、益气。

但要注意,必须确保孩子消化正常才能用食疗方,不然可能适得其反。

另外,有鼻炎的宝宝坚持运动也很重要。

家长可以多带小朋友适当运动,同时一定禁止孩子吃冷饮。

还可以用艾草饼煮水泡澡,或者用姜粉泡脚,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温通阳气,让宝宝鼻子更舒服。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