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代之前,餐饮业几乎完全由国有或集体经营的饭店主导,私人餐馆并不存在。那时,外出就餐必须使用粮票,因为所有食品供应都在计划经济的严格控制之下。由于每家每户的粮食都是定量供应,普通家庭很少有机会用多余的粮票去饭店用餐。虽然大多数饭店是公私合营,但纯国营的餐馆数量有限。在那个时代,一碗面条需要三两粮票和十六分钱,面条里有肉丝和青菜,足以让人吃饱。相比之下,如今一碗面条的价格至少十元,而且还不一定能吃饱。那时候的食材都是货真价实,去饭店吃饭被称为“下馆子”,这种行为在普通人眼中是奢侈的象征,偶尔去一次就足以让人炫耀一整年。由于粮票的限制,普通百姓很少有机会去饭店吃饭。我小时候记得,只有家里来了亲戚,才会买两角钱的炒干豆腐,我们小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吃不到。
在过去的年代,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所有的,像国营饭店、宾馆、商店、浴池、理发店、粮店和煤球厂等。那时候,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很少见,比如乡镇的罐头厂,往往不受重视。在70年代,供销社的售货员、国营饭店的厨师和服务员等职业,都相当受人尊敬。当时,服务员的工作地位堪比现在的公务员,年轻人择偶时,往往希望能找到饭店服务员或商店营业员。能认识饭店的服务员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去饭店吃饭时,点一个菜甚至可能得到三个菜。
每个餐桌中间都摆着筷子筒,桌上方挂着号码牌。服务员会收走顾客的购菜票,并记下桌号,方便厨师做菜,传菜时也不会搞混。食客们眼巴巴地等着,这就是当年饭馆的日常。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碗邦邦面只要二两粮票和8分钱!这是我童年最难忘的味道。记得有肉的两毛钱一碗的菜,阳春面一角二分,两根油条6分钱,都得用粮票。学徒工一个月才挣18块,按那会儿的生活水平,物价其实不便宜,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七十年代之前,去饭店吃饭得排队。就拿“工农兵饭店”来说,早上吃顿早点,步骤特别繁琐:先得排队买票(没粮票别想)。打豆浆得排队,拿大饼油条也得排队……虽然价格不算高,但很多人还是吃不起。一大早,等开门的人就排上了,有些人家会去两三个人,开门后分头排队,一个交钱开票,一个排油条队,再一个排豆浆队。那时候的生活就是这样。
过去,人们追求的是食物的美味,尽管有时候会觉得有些丢脸。但现在,大家更在乎的是面子,已经找不回最初的味道了。七十年代,五块钱就能吃到一桌丰盛的饭菜,通常包括五菜一汤。那时候的厨师都是经过正规培训的,做出来的菜比现在的好吃多了。以前的油条店都是国营的,油条和大饼都有严格的大小和重量标准,现在越做越小,味道也越来越差。那时候调味品不多,只有盐、味精、酱油和醋,但为什么味道那么好?
我们那儿有家老餐馆,是公社办的。我爸厂里接待客户时,常带我一起去蹭饭。每次去,食堂的人都会给我切个烤鸡腿,那味道到现在我还记得,比现在的鲍鱼龙虾强多了。有时候想想,以前东西少,人容易满足,那种快乐记得特别清楚。现在啥都有了,反而觉得没什么特别的。那时候两三个菜够三四个人吃,而且大家干活多,饭量也大。现在三四个人吃五六个菜都不一定够,味道跟以前完全没法比。以前的大厨都在厨房忙活,现在在厨房做饭的,水平都一般。
本店规矩第一条:绝对不允许对顾客动手或辱骂!我们的菜单价格如下:馒头每个三分钱,花卷每个五分钱,油条每根七分钱,麻花每根一毛五分钱。散装白酒每斤一毛钱,大米每斤一毛八分钱,豆油每斤八毛钱,白面每斤一毛四分钱,玉米面每斤一毛八分钱。猪肉价格根据部位不同:去皮去骨的肉每斤一块零七分钱,带骨带皮的肉每斤八毛四分钱。所有商品均需凭票购买。特色菜溜肉段每盘七毛钱。欢迎光临本饭店。
以前的餐馆真是实打实的好,价格公道,质量上乘。特别是在八十年代初,3块钱就能让四个人吃得很满足,可以点三个菜。比如,一盘猪肝、猪腰子、猪肚和猪肠子混炒,再来一盘葱爆肉,还有一盘饹馇,味道都相当不错。相比之下,现在的餐馆差远了,菜里大多是配菜,主料少得可怜,价格还高,分量也不多,味道更是不如从前,完全没了以前的那种感觉。
在70年代末,我还小,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就会给我五毛到两块钱,让我拿着家里的搪瓷碗去巷口的国营饭店买几个菜回来,比如溜肉丸、木须肉、红烧鱼块之类的。我交完钱拿到菜牌,递给窗口的厨师,然后就在旁边等着。看着厨师用铁钎子捅开煤炉,点火热锅,肉都是案板上用秤称过的,绝对不缺斤少两。炒菜用的油都是精炼过的熟油,菜里也不用放味精,直接用老母鸡熬的高汤,加点盐、糖、酱油、醋、胡椒粉、五香粉、花椒这些调料,简简单单就能做出那么好吃的菜。真怀念!现在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了,就算现在很多特色饭店的大厨也做不出那种美味了。
如今,大多数饭店都已经私有化,但在长春七马路口,还有一家挂着“国营大冷面”招牌的老店,依然保持着七十年代的经营方式。顾客需要先开票,然后凭票到窗口取餐。中午时分,店里人不少,基本都是五十岁以上的男性顾客。他们通常会点狗肉、一些小菜,再配上一碗现做的冷面。那时候,尽管经济条件不好,但人们生活态度认真、朴实,做事能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说实话,那个虽然平凡却充满激情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整个七十年代,我只在国营饭店吃过一碗小面,那里的门坎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