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秋月退役后:嫁给2米高“同事”,如今官至副院长

崔崔不是催 2025-04-30 09:31:15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十二年努力,终于再次夺得奥运金牌。这一胜利不仅展示了她们不屈不挠的斗志,也让无数中国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女排功勋二传魏秋月正式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位曾三次征战奥运赛场的优秀运动员,由于长期受到伤病影响,不得不选择离开她挚爱的排球运动。作为中国女排历史上最出色的二传手之一,魏秋月在赛场上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她的退役标志着中国女排一个时代的落幕。

2017年,中国女排前队长魏秋月与身高2米的袁灵犀喜结连理,结束了长达九年的恋情。袁灵犀是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两人在工作中相识相知,最终决定共度余生。他们的婚礼标志着这段爱情长跑的圆满结束,也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爱情和事业两方面都取得成功的她,很快被任命为天津体育职业学院的副院长,开启了一段崭新的职业旅程。

【最美二传手,16岁入选国家队】

1988年9月,魏秋月在天津市红光区的一个条件不错的家庭出生。她的父亲魏伟和母亲段慧琴对当时中国女排非常痴迷,这种热情也感染了魏秋月。从小,她就经常和父母一起观看女排比赛。

魏秋月小时候个子就比周围的小伙伴们高出许多,每次排队她总是被安排在队尾。她父亲看她身材这么突出,就常建议她不如去试试体育项目。

1995年,年仅7岁的魏秋月开始在天津市红光里小学上学。她的体育老师发现她在运动方面很有天赋,特别是身体素质不错,于是建议她尝试排球。在老师的推荐下,魏秋月的父母决定把她送到天津市体校的排球队预备班进行训练。从那时起,魏秋月正式踏上了排球之路,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

魏秋月初到排球训练班时,曾尝试主攻和副攻两个角色。经过教练的评估,最终决定让她转战二传位置。

魏秋月在这个位置上展现出了出色的排球才能,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1999年,天津市体校的排球教练去训练班选拔队员。当时,魏秋月的身高已经达到1米63,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立即引起了教练们的注意。

魏秋月后来进入天津市体校开始系统学习排球。当时她还没决定是否要成为职业运动员,为了不影响日常学习,她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

她始终没有离开排球,梦想着有一天能像电视里的中国女排队员一样,代表国家参赛。

经过四年的天津少年体校训练,15岁的魏秋月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当时中国女排国家少年队的主教练林楠看中了她的潜力,将她招入麾下。与此同时,在教练王宝泉的推荐下,魏秋月顺利加入了天津女排,这支队伍在当时国内女排界处于顶尖水平。这两次选拔为她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跟随天津女排四处比赛的这段经历,不仅给了魏秋月更多展示实力的舞台,更为她未来的排球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段宝贵时光让她在实战中不断磨练技艺,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为日后的职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2006年末,中国女排主力二传手冯坤因严重伤病赴美就医。主教练陈忠和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她纳入国家集训队,同时启用魏秋月接替她的位置。

在2007年赛季,未满20岁的魏秋月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中国女排的关键人物。她在那年的瑞士女排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中表现出色,助力队伍分别夺得冠军和亚军。这一成绩不仅让魏秋月声名鹊起,也展现了中国女排的强大实力。

2008年,年仅20岁的魏秋月以替补身份随队出征北京奥运会,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当时她接替的是冯坤的位置。

2009年3月,中国女排迎来了重大调整,主教练蔡斌对队伍进行了全面重组,并委任魏秋月为新任队长。然而,这支曾经的王者之师已不复往日荣光,整体竞技水平明显下降。作为队长的魏秋月,尽管肩负重任,却因膝盖伤势严重,在场上的发挥不尽如人意。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遭遇劲敌日本队,经过激烈较量,最终以微弱差距落败。这场失利使中国队以B组第二的成绩结束了奥运征程,未能突破八强。中日两队历史交锋频繁,此次对决再次印证了双方实力的接近。虽然中国队未能更进一步,但她们在小组赛中的表现仍值得肯定。

赛后,魏秋月独自哭泣的画面深深印在了观众脑海中,成为那届奥运会最难忘的场景之一。这场失利让她一度考虑结束自己的排球生涯。

2013年,魏秋月因膝盖伤势严重,未能入选郎平带领的新一届中国女排国家队。随后,她和其他队员一样,决定去国外发展,加入了阿塞拜疆的伊蒂萨奇巴库女子排球俱乐部。

魏秋月的转会过程一波三折,由于新东家屡次违反规定,导致她无法顺利加盟。关键时刻,天津女排主帅王宝泉及时出手,将她重新招入麾下。回归老东家后,魏秋月迅速融入球队,凭借出色的发挥助天津队在该赛季斩获联赛第二名的佳绩。

【积极疗伤,里约奥运会荣耀夺冠】

2014年9月,魏秋月的职业生涯迎来了转折点。在离开国家队两年后,郎平重新将她召入队伍,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世锦赛。这次召回不仅标志着魏秋月个人状态的回升,也体现了郎平对她能力和经验的认可。魏秋月的回归,为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的表现增添了新的希望和动力。

在这次世界锦标赛上,魏秋月作为主力二传手表现出色,助力中国女排成功摘得银牌。这一成绩标志着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十六年来的最佳表现。

魏秋月还沉浸在喜悦中,郎平教练就找她谈话了。郎平直言不讳:“秋月,你的膝盖伤势太严重了,恐怕得让侯医生给你做手术。你好好考虑一下这个建议。”

魏秋月听完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魏秋月心里纠结得很,手术万一出了岔子,恢复不顺利怎么办?可要是放弃手术,自己热爱的排球生涯岂不是要画上句号?思来想去,她决定给母亲打个电话,听听她的意见。

魏妈妈一听,立刻坚定地表示:“绝对不能做这个手术,你现在才二十多岁,以后年纪大了怎么办?这次拿到银牌已经很好了。”

里约奥运会开幕只剩不到两年,魏秋月的膝盖伤势相当严重,这让她很难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

膝关节手术的风险确实很大,她的家人坚决反对她做这个手术。之前做过同样手术的王莉也劝她最好别做,因为手术后恢复情况很难预料,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直接关系到她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生活,许多女排前辈的经历也让魏秋月感到顾虑重重。

在认真考虑后,魏秋月采纳了郎平的提议,决定为排球事业再拼一次。

最初持反对意见的魏母最终改变了主意,决定全力支持女儿的选择,并陪同她赴美进行手术治疗。

在手术中,侯医生发现魏秋月的膝关节损伤比预期更加严重。由于长期磨损,她的膝盖出现了两个难以修复的深洞。术后,魏秋月开始担忧未来的康复过程该如何应对。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康复过程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疼痛倒还好,最让她头疼的是膝盖一活动就会积液严重。因为这个原因,魏秋月原本计划两周的康复训练被迫中断,最终花了两个多月才完成。

2016年的瑞士精英赛对她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她争取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关键一战。她必须通过出色的表现赢得郎平和国家队其他教练的认可。

魏秋月在比赛中持续高烧,喉咙沙哑得几乎失声,但她依然保持了出色的表现。尽管如此,她并未获得郎平的征召,也错过了国家队接下来的多场赛事。

在队友们为里约奥运资格奋力拼搏时,魏秋月却与杨珺菁等伤员在国家女排训练馆进行单调的日常训练。这种生活对她来说,比术后康复还要煎熬,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希望。

正当魏秋月心情低落之际,郎平从澳门打来的一个电话瞬间点燃了她的希望,悬着的心也随之落地。

郎平在电话里首先关心了魏秋月的伤势恢复情况,询问是否有复发的迹象。接着,她带来了一个令魏秋月振奋的消息。经过瑞士精英赛的观察,国家队教练组一致认可魏秋月的实力和经验,认为她已经不需要通过更多比赛来证明自己或磨合团队。

考虑到长途跋涉参赛可能加重她的伤情,建议她留在北京专心训练,这样有助于避免旧伤复发,更好地恢复健康。

魏秋月担心自己无法跟上队友的节奏,于是加倍努力训练。她主动要求提高训练量和强度,结果导致膝盖频繁积水,情况严重到连腿都难以弯曲,几乎到了极限状态。

在备战里约奥运会的最后六个月里,魏秋月为了维持正常的训练和比赛状态,不得不频繁接受医疗处理。她几乎每十天到两周就要进行一次积液抽取,有时一次手术需要抽两管才能完全清除积液。这种高强度的治疗和训练安排,充分体现了她为奥运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魏秋月始终坚持高强度的训练,从不松懈。正是这份执着与努力,让她成功获得了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资格。此次参赛,她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摘取金牌,实现自己多年以来的奥运冠军梦。

2016年7月底,中国女排启程前往巴西里约热内卢,魏秋月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三次奥运会征程。

在女排小组赛首场对阵荷兰的比赛中,魏秋月作为替补队员上场。她决心全身心投入,力求在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然而,由于长时间未参与如此激烈的赛事,加之情绪波动,魏秋月在第三局末段不幸遭遇了右腿小腿肌肉拉伤的情况。

赛后,魏秋月双腿小腿肌肉拉伤,队医立即为她进行了膝盖积液抽取治疗。尽管全队拼尽全力,最终仍以2比3不敌荷兰队,仅以小组第四的身份晋级淘汰赛。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魏秋月明显感到双腿乏力,这让她倍感焦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尝试了多种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

听从队医的指导,魏秋月开始增加蛋白粉的摄入量,目的是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经过一周的努力,她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明显感受到腿部力量的提升,这让她感到非常惊喜。

在淘汰赛阶段,中国女排迎来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对手——东道主巴西女排,她们不仅是卫冕冠军,而且实力强劲。面对这样的强敌,中国女排的前景并不乐观,极有可能在此阶段被淘汰出局。

比赛一开始,中国队就遭遇了严重挫折,首局以大比分落后。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郎平果断决定派上老将魏秋月,希望她丰富的经验能帮助球队扭转局势。

郎平的决策被证明是明智之举。面对实力强大的巴西队,魏秋月不仅毫无畏惧,反而斗志昂扬。在她的指挥下,中国女排顶住了巴西队的猛烈攻势,最终击败了这支夺冠热门队伍,顺利挺进半决赛。

在奥运决赛中,中国女排再次遭遇了之前曾轻松击败她们的塞尔维亚队。但这次,女排姑娘们表现得异常镇定,越打越有气势,反而让对手频频犯错。经过激烈角逐,她们以3:1的比分战胜了塞尔维亚,成功摘得里约奥运会金牌。

中国女排在时隔十二年后,再次夺得了奥运会冠军,这一成就充分展现了她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这一胜利不仅是对过去辉煌的重现,更是对团队坚韧不拔精神的最好证明。中国女排的这次夺冠,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她们在逆境中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魏秋月觉得,这些年的苦和痛一下子全没了,心里全是高兴。她一直想拿奥运冠军,今天终于成了。

【退役后嫁给真爱,官至副院长】

2016年夏季奥运会结束后,魏秋月开始淡出国家队的训练和比赛,转而回到她出生的城市天津。在天津,她加入了当地的女排队伍,积极准备2017年的全国运动会。这一转变标志着她职业生涯的一个新阶段,从国际赛场转向了国内的重要赛事。

2017年8月29日,随着全运会最后一场比赛的落幕,魏秋月对外宣布结束自己的运动员生涯。与许多队友不同,她并未走上执教排球的道路,而是决定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进一步学习深造。

2017年9月,魏秋月和交往了九年的袁灵犀领了结婚证。她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那段时间她一边为全运会做准备,一边也在忙着筹划自己的婚礼。

魏秋月和袁灵犀的初次见面是在2005年。袁灵犀原本是一名田径五项全能选手,但因为身高接近两米,教练建议他改打排球。于是在2003年,他加入了天津男排。不过,那段时间他的表现并不突出,成绩一般。

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天津女排的教练王宝泉看中了他,想让他加入女队担任陪练教练。正是这次机会,让他与魏秋月有了初次接触。

2007年,陈忠和教练挑选魏秋月进入中国女排国家集训队。同时,陈忠和也看中了经验丰富的陪打教练袁灵犀,将其调入国家队,为北京奥运会做准备。

天津队的渊源让这两位年轻人重新相遇,他们之间的互动逐渐频繁,友谊也随之加深。共同的背景使得他们的交流更加顺畅,最终发展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后,袁灵犀因持续的身体伤痛决定结束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随后,他转型为中国女排国家队的全职陪打教练,致力于为女排队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魏秋月因膝盖伤势严重,袁灵犀时常抽空为她进行按摩治疗,以缓解她的疼痛。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关系逐渐加深,感情迅速升温,最终他们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魏秋月与队友并肩作战,但遗憾地败给了日本女排,未能挺进四强。这场失利让她倍感失落,加上长期膝伤的折磨,她开始萌生退役的念头。

袁灵犀悉心劝导她,强调不能因一次挫折就放弃追求。在他的帮助下,魏秋月逐渐摆脱了伦敦奥运失利的阴霾,重新燃起了对排球事业的热情,坚定了继续追梦的决心。

2015年,魏秋月因膝盖问题接受了关节腔手术。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异常艰辛,但幸运的是,袁灵犀始终在她身边,给予她无声的支持和鼓励。

在里约奥运会的征程中,正是伴侣和亲人的全力支持与无微不至的陪伴,给了她持续奋斗的动力。这份深厚的情感支撑,最终助力她实现了长久以来的奥运梦想,在赛场上摘得桂冠,完成了自己运动生涯的重要目标。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女排运动员魏秋月和教练袁灵犀着手准备他们的婚礼事宜。

2017年9月26日,正值魏秋月29岁生日,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了自己与袁灵犀的结婚证照片。这一喜讯迅速引发了女排队友和粉丝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在评论区送上真挚的祝福,表达对这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2017年10月2日,魏秋月和袁灵犀在天津完成了他们的婚礼。当天上午,他们遵循传统进行了迎亲活动,随后在下午正式举行了婚礼仪式。

当天下午的婚礼现场,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带着惠若琪、张常宁、袁心玥、颜妮等现役队员前来祝贺。同时,前女排国手沈静思、杨珺菁等也出席了婚礼。这场婚礼不仅见证了一对新人的幸福时刻,更成为了一场中国女排新老队员齐聚的盛会,堪称女排界的一次难得聚会。

在亲朋好友的见证和祝福中,两位新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他们共同的人生旅程。

接下来的时光里,魏秋月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个人感情生活也相当美满。

2018年开年,魏秋月被推选为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同年8月,她又接手了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副院长的职务。除了在学院的教学工作,魏秋月还频繁参与女子排球比赛的解说工作,与她的丈夫并肩努力,致力于推动中国排球的发展。

2020年1月22日,魏秋月通过她的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宣布她和丈夫袁灵犀的孩子已于1月20日平安降生。她表达了对所有关心他们的人感激之情,并借此机会向所有人提前送上新春祝福,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身为国家女排教练的丈夫因带队频繁外出训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极少。即便在妻子魏秋月分娩期间,他也仅陪伴了短短七天,随后便迅速返回北京,投入东京奥运会的紧张备战中。

此后,抚养孩子的责任完全落在了魏秋月肩上。除了日常工作,她把所有闲暇时光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她牺牲了个人娱乐和社交活动,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照顾孩子的起居和学习上。每天下班后,她立即赶回家中,亲自为孩子准备晚餐,辅导功课,陪伴玩耍。周末和节假日,她也放弃了休息时间,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和户外活动。魏秋月的生活重心完全围绕着孩子运转,她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单亲母亲的角色,尽心尽力地培养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无私的付出,不仅体现了她对孩子的深厚爱意,也展现了她作为母亲的坚强与担当。

她自嘲地称自己是"硬核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既要承担母亲的职责,又要履行父亲的责任。尽管如此,她从未对丈夫有过任何怨言。作为一名前女排运动员,她比谁都清楚丈夫肩负的压力与艰辛。

2022年5月,魏秋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机会,她被天津市政协外事委员会邀请,成为“空中课堂”活动的主要讲解人。

在疫情期间,她通过视频会议与澳门圣保禄中学及天津中学的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两所学校相隔2000多公里。她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作为运动员的坎坷经历,并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多角度展现了中国女排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精神实质。

她立志全力以赴,将宝贵的女排精神发扬光大并代代相传,为国家的进步注入更多动力。

1 阅读: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