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的挑选有多大意义?朱瞻基是几位圣人孙子中,最可靠的一个

广美说历史 2023-05-08 07:12:11

据说,康熙将皇位让给了雍正,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而是他的儿子,康熙最疼爱的皇孙,也就是乾隆。康熙为了让他的好孙子能够接班,只能将皇帝的宝座让给了雍正。事实上,“好圣孙”并不是没有,但是仔细一想,好像还是明成祖的那个“好圣孙”朱瞻基比较可靠。

爱屋及乌,不能免于揣摩,历史上有这么一段历史,在康熙时期,二阿哥在皇宫中纵欲,买通官员,康熙大发雷霆,想要罢免他。有一次打猎时,康熙说:"哪个阿哥打猎得最多,朕就赏他一块玉佩。"几个阿哥都是一惊,这玉佩是给皇太子的,康熙这样做,就是为了选出新的皇太子。众阿哥跃跃欲试,纷纷张弓上弦,纵着飞马,奔向狩猎之地,捕捉猎物。在这一次围猎之后,士兵们统计了一下各位皇子的战利品,十三阿哥胤祥的战利品是最多的。康熙刚要嘉奖,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八皇子,虽然没有他的战利品多,但是他的战利品几乎都是活生生的。于是,不少大臣都赞叹他的大仁大义,并恳请他赐下一块玉如意。康熙左右为难,他左右看了看,目光落在了四皇子身边的弘历的身上,然后对弘历说道:“弘历,这玉佩你觉得应该交给哪一位?”弘历沉着脸:“这件事,还是交给十三伯伯吧。你们说不射杀猎物是仁,我祖父一生征战三国,征服台湾,杀人无数,这就不算仁吗?”这话一出,百官都出了一身冷汗,康熙也笑了起来。弘历又道:“我祖父是清朝的第一巴图鲁,若不能打死猛兽,如何能安定国家?”康熙听了这话,哈哈一笑,掏出一块玉如意,让弘历过来,递给了他。

这种行为,在后世看来,就是康熙想要将皇帝之位让给弘历,然后先让自己的四皇子登基,之后才能让弘历登上皇帝之位。从后世的发展来看,好像康熙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若真想起来,那所谓的皇储继承,根本就是胡说八道。首先,清廷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从皇子里选出来的,康熙年间,四阿哥就是四个皇子中的一个,所以他早就被列入了皇位接班人的名单。康熙死之前,曾委派他的叔父隆科多做他的幕僚。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在康熙看来,雍正才是他心目中的储君人选。但是,曾经有过两任帝王,他们之所以能登上皇位,都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帮了大忙。

圣孙登基,实行了“仁宣大政”,朱棣登基之后,每次问文武百官,该选哪个为储,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立太子。”理由很简单:“好圣孙!”朱棣终究没有将朱高炽从皇储的位置上撤下来。从朱瞻基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朱棣做了一件很聪明的事情。朱高炽病重,登基不到一年,就病逝了。朱瞻基还在南京的时候,朱高炽去世了。那时候,朱高炽的夫人张氏先压下了这件事,然后又把这件事告诉了身在南京的朱瞻基,然后朱瞻基就奇迹般的避开了汉王朱高煦的耳目,进了皇宫,成为新一任皇帝。朱瞻基登基后,迅速平息汉王之乱,平息了几十年来一直与蒙古诸族的纷争,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所以,他与朱高炽所处的时期,被人称之为“仁宣之治”。以后人的眼光来衡量,朱瞻基当属圣孙之首。

朱棣执政期间,五征蒙古,七下西洋,可谓是“千古一帝”,可谓是举世公认的一代明君。不过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圣孙”登基之后,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从而填补了朱棣留下的缺憾。汉王登基,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朱棣”,到时候,整个大明都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你也许会说,你这么在意一个所谓的“圣人孙子”有什么用呢?而且,在“家天下”的古代,王位的选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那些帝王才会对“圣孙”如此上心。

2 阅读:3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