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鱼时注意这三个细节,大鱼分分钟就上岸

卡沃 2021-01-04 23:53:12

钓大鱼是每个钓鱼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为此大家也费了不少功夫,用心的研究钓组搭配、鱼饵制作等等,就是为了钓到大鱼。不过,“钓到”大鱼并不是目的,让大鱼上岸才算是最终胜利。

所以,除了前期的准备、中期的垂钓之外,后期的遛鱼、抄鱼也都十分重要。看似没有太多需要研究的技巧,可若是遛得不好,极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接下来咱就聊聊钓到大鱼应该怎么遛。

耐心加专注

在大鱼咬钩的一瞬间,我们和大鱼的最终决战就开始了,这也是二者耐力的大比拼。我们和大鱼的区别是,大鱼还有机会“休息”,为下一次冲击蓄力;而我们却不能休息,因为不知道大鱼下一次的“冲击”是什么时候。我们起竿之后,要一直保持专注、丝毫不能懈怠,哪怕是中途换人,也要延续保持住与大鱼的对抗强度,这样才能应付的游刃有余。

轻易别出水

有的时候我们钓到大鱼,总是好奇鱼究竟有多大,甚至旁边看热闹的钓友都会“撺掇”你赶紧把大鱼拉出水面。殊不知,这样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鱼即便是咬钩了,在水中也是有一定安全感的,即便是挣扎、打桩,也都会留有一定余地。可是一旦出水,就算是个头没那么大的鱼都会因受惊而奋力扑腾。加上没有水体的缓冲,鱼的所有作用力会全集中在鱼线上。绝大多数因切线跑鱼的情况,都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不要让大鱼轻易出水,而是在水中耐心引遛。等到大鱼被遛乏、翻肚,这时候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遛深不遛浅

抛开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遛鱼技法外,还有一点钓友们可以做参考,那就是尽量在深水区遛鱼。首先,到了浅水区鱼更容易“出水”,有违我们上一条的建议;其次,浅水区往往杂草、乱石也多,大鱼除了自己挣扎外,还会倾向于向这些位置逃窜,极有可能切线。反观深水区,反而有更大的周旋余地。所以如果有条件,在深水区把鱼遛乏了,再拉到近岸会更好。

此外,还有些基础注意要素,比如不要和鱼“拔河”、抄鱼要从鱼头下手等等,钓友们自己领会。

以上内容供钓友们做个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启发和帮助。钓友们如果有什么相关技巧和经验,也欢迎留言分享。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