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组搭配合理却还是切线跑鱼,原因就出在这

卡沃 2021-01-02 23:41:36

钓鱼虽然是一项修身养性的运动,不过总有一些事情会影响心情。因为切线导致跑鱼,就是最明显的一个。好不容易守到了大鱼,却因为切线前功尽弃,实在是恼火。

咱都知道,为了能让钩饵在水下的状态更自然,鱼线自然是越细越好;可是鱼线还要起到护竿的作用,以确保遇到巨物也能全身而退(野钓时需要格外留意)。这些因素,都对我们合理用线提出了要求,不但要用对,也要用好。接下来,咱就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搭配合理

导致切线的原因很多,首要一点就是因为线组或钓组搭配不合理导致的。如果频繁切线的话,基本就是鱼线和钓竿的强度没有达到平衡。当然,这种问题比较好解决,只要能结合好钓场鱼情,针对目标鱼的个体大小来选择合适的线号,一般都可以马上解决。

当然,有很多时候,我们的线组搭配是合理的,却还总是出现切线的问题,那这就是人为导致的疏忽了,我们重点来说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正确绑线

相信现在有不少钓友都不喜欢自己绑钩了,觉得太麻烦,往往直接买仕挂来用。但是要知道,这并不能忽视绑线的问题。如果鱼线绑的不够工整,很可能会导致整体拉力下降。所以,要么自己仔细绑线绑钩,要么检查并选择合适的仕挂,能从根本上解决切线的问题。

经常检查

就在去年的秋天,我和混子一起出去钓鱼,守了大半天终于遇到一条大的(还发了视频)。我们当时用的竿子很给力,绝对能撑得住钓场的大鱼,更主要的是,我们还用大力马线做了主线,虽然细但是也能保证强度。

但是,遛鱼不到一分钟,就切线跑鱼了。事后分析,我们那副子线用了大半天没换过,期间肯定有缠绕和磨损。但是因为主要连竿鲫鱼,也就没在意。结果来了大鱼,立马歇菜,就在结节的位置断掉。所以说,不要疏忽大意,要经常检查以及更换子线,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咬钩的是什么。

长短适宜

之前曾经专门写过子线长短搭配的问题,在这里不做赘述,我们这里延伸的是上一条有关检查的问题。要知道越长的子线,缠绕、扭曲、打结的几率更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解开直接用,但是要注意,只要有一点破损,就要及时更换。

垂钓技巧

硬件的问题解决后,最后要说的就是我们钓友的技术了。关系到切线跑鱼的技巧涉及两方面,一是抛竿,二是遛鱼。

先说抛竿,就一点:别抛满竿。虽然打得远有优势,但是没给我们留什么回旋的余地。在面对大鱼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类似“拔河”这样的状况,切线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其次,就是遛鱼。面对大鱼咬钩,而且钓组没有问题,那咱们也就是做到一点:稳。不要急躁,不要急于求成,耐心的跟鱼进行周旋,等到鱼翻白肚了,上岸入护轻而易举。否则,大鱼一个暴冲,立马前功尽弃。

希望以上内容能给钓友们一些启发和帮助,大家若有相关技巧和经验,也欢迎留言分享。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