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州省黔西南州政协原副主席、兴义市委原副书记、市长田涛受贿一案,对被告人田涛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二十万元;对被告人田涛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田涛,男,汉族,1973年7月生,籍贯河北河间,出生地贵州安龙,1994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曾任贵州省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兴义市委副书记、市长(副厅级)。

作为一名70后的厅官,田涛的仕途成就不算低,而且看他的工作履历,这位哲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是天生就该吃这碗饭。从参加工作的1994年到他被查落马的2024年,30年间,工作职务变动近30余次。由一位贵州省安龙县委办公室工作员,一路升迁,最后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被查。

从田涛仕途的经历来看,他的仕途轨迹看似辉煌,丰富的阅历不仅为他带来了职务上的晋升,也在不知不觉中让他沾染了官场上的不良风气,为他的堕落埋下了伏笔。
回顾田涛从被查,到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通报,以及法院宣判书的内容,可以发现这位原来的厅级官员,在从“官位”上落马之后,求生欲望真是强大,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厚颜无耻。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他的顽固、贪婪和到案后巨大的转变。

一、田涛的顽固、贪婪。2024年2月5日,田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2024年8月2日,田涛被立案审查,后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在对田涛地“双开”通报中,除了一般腐败分子共同的问题如“丧失理想信念、不忠诚、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大搞权钱交易”之外,通报中还特别指出田涛“串供并转移证据,对抗组织审查”,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挑战了组织的权威;他还“搞钱色交易”、“长期以打麻将方式赌博”等问题。
由此可见,田涛在腐败分子当中,也是个反面典型,被查后,他没有主动交待问题,而是串供并转移证据,负隅顽抗,企图瞒天过海,逃避应有的惩罚,而经查,田涛还涉及钱色交易、赌博,可见其私德不修,人品低下,与他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严重不符,不仅触犯了法律,还严重违反了社会道德底线。带来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从他被查后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田涛十分顽固。他没有丝毫悔悟之心,也没有主动交待问题,而是妄图通过串供和转移证据等手段瞒天过海,逃避法律的制裁,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不愿主动坦白,接受党纪政纪处罚。这种顽固不化的态度,进一步凸显了他对法律和纪律的漠视,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在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的可悲下场。
田涛的贪婪:2024年11月15日,由指定的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检察机关的指控:田涛在2015年至2024年,9年的时间里,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499万余元,其中部分未实际取得。如此巨额财物,骇人听闻,其贪婪程度可见一斑,仿佛一个永远无法填满欲望沟壑的饕餮巨兽。如此巨额的受贿金额,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田涛的巨大转变。2025年4月3日,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田涛受贿一案,宣判书中指出:“被告人田涛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应依法惩处。鉴于田涛受贿犯罪中有未遂情节,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贿犯罪事实,认罪悔罪,积极退赃,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从轻处罚。”
从宣判书的内容与前期田涛被“双开”通报中的内容两相对比,可以发现田涛的巨大转变:开始他拼命对抗审查,采取串供和转移证据的手段企图瞒天过海。但是当审查结果出来之后,犯罪问题移交检察机关,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主动交待罪行并积极退赃,还获得了从轻处罚。其思想转换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田涛被查,给所有的党员干部敲响警钟,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底线,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勿让权力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个无耻的蠢货,赔上了祖宗和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