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他是1917年到2006年间的人,老家在江西龙南。他啊,是黄埔军校的第十六期学生。
蒋经国在赣南掌权那会儿,王升进了三青团江西那边的干部培训班,也就是大家说的干训班。他挺得蒋经国的赏识和信赖,慢慢就成了蒋经国身边的红人。到了1948年,王升直接给蒋经国当上了秘书,还是蒋经国在上海对付那些金融大佬们时的得力助手,冲在最前头。
在大陆即将解放的时候,他跑到了台湾,不过他的官运倒是很亨通。到了1970年,他就升为了陆军二级上将,后来还坐上了“总政战部”头头的位置。
李焕,老家湖北武汉,生于1917年,去世于2010年。他曾在上海复旦大学的法律系学习。
蒋经国回到重庆,从江西赣南那边过来后,李焕进了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的研究班。这下子,他被蒋经国注意到了。后来,李焕就负责起了青年工作和宣传这些重要的事儿,慢慢走到了国民党中心的位置。
在大陆即将解放的时候,他跑到了台湾,后来成了台湾中山大学在台湾重新开办后的第一把手校长。他还做过国民党的秘书长,手里握着党里的大权,接着又短暂地当了一年的政府首脑“行政院长”。
3、贾亦斌,1912年出生于湖北阳新,他是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的一员,一直到2012年去世。
1946年,他当上了“青年军复员管理处”的第一组组长,那时候认识了蒋经国。这次相遇,让他成了蒋经国特别信赖的人。第二年,蒋经国就推荐他去做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的代理局长,这样他就成了蒋经国得力的帮手。
1949年的时候,为了帮忙解放军渡过长江,我带了国民党预干第一总队的四千多号人,在嘉兴那边搞起了起义。
3、赖钟声,他是1917年到2009年间的人物,老家在山东烟台。他在西南联大的工学院里学的是土木工程,跟杨振宁还是同窗好友呢。
1945年,我加入了青年军,靠着学历优势,进了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的研究班,蒋经国很看重我,把我当作他的心腹。第二年,我一毕业,就被安排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的万县青年职业训练班当代理主任,短短两年,我就升到了青年军205师的政工少将处长。
1948年,他在洛阳打仗时被陈谢兵团抓住,到了1950年,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转变,他就被放出来了。
4、郝柏村,生于1919年,离世于2020年,老家在江苏盐城。他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的第十二期。
有了老乡顾祝同的帮助,郝柏村的职位升得很快,后来还当上了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的参谋助手。
在大陆即将解放的时候,他跑到了台湾。到了台湾后,他的军事生涯开始一路高歌猛进。经历了“8·23”金门炮战后,他被提拔为金门防卫司令部的头头,还当上了“总统府”的侍卫长。到了1981年,蒋经国又看重他,让他当上了“国防部”的参谋总长,这下子,他算是走上了仕途的最顶端。
郝柏村对民族感情特别重,他坚决站在反对“台独”的立场,一心一意想要实现国家的统一。
5、唐纵,1905年到1981年间活跃,老家在湖南酃县。他是黄埔军校的第六批学生。
黄埔军校一毕业,我就直接被安排到蒋介石身边,干起了搜集情报的活儿。后来,我还成了复兴社特务处书记室的大笔杆子,人家都给我起了个外号叫“点子王”。别看我整天戴着副金丝眼镜,文绉绉的像个书生,其实我在一团和气里就能把事儿给办了,让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老蒋那一帮心腹里头,我算是顶尖的心腹了。
在大陆即将解放的时候,他逃到了台湾,继续赢得了蒋氏父子的信任。他帮蒋家统一管理和指挥各个特务部门,负责全面了解和掌控情报特务的相关事务。
6、王新衡,生于1908年,逝于1987年,老家在浙江慈溪。他曾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学习过。
在苏联学习时,我和蒋经国是同班同学,他是我人生中两个最好的朋友之一。回国后,我进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工作。西安事变那会儿,我是老蒋最得力的心腹助手,跟他一起被抓了起来。抗战结束后,我去了国民党上海保密局当站长,还是蒋经国在上海打击贪腐势力的得力干将。
在大陆即将解放的时候,他跑到了台湾,之后不再搞政治,转而经商,当上了亚洲水泥公司的老大,说白了就是给老蒋办事的人。
7、俞国华,他出生在1914年,2000年离世,老家是浙江奉化。他曾经在清华大学念过政治专业。
他老爸俞镇臣,跟老蒋是同学关系。在他10岁那年,俞镇臣在东征打仗时不幸牺牲了。从那之后,他就一直由蒋介石照顾着,还跟蒋经国一起在奉化的锦溪学堂念书。后来,他从清华大学毕业了,就成了蒋介石侍从室里管机要事务的秘书。
1955年,他去了台湾,在那里先后做过台湾“行政院财政部”的头儿和“中央银行”的老大,人们都叫他“蒋家的钱袋子”。
后来他当上了台当局“行政院长”,手握岛内的大小行政事务管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