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55%,新接订单74%,订单排到2030年。美国呢?民船产能仅占全球0.1%,每年造不到5艘商船,光看吨位差距就超过1000倍,这还不算技术、成本和效率的鸿沟。
如果按照美国海军的数据来算,中国的年造船能力是2325万吨,就这也远超美国200多倍,面对这样的境遇,美国却搞起了保护主义,妄图用“闭关锁国”追平差距,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本该精明,他为何要这么搞?
美国造船业的衰落史
二战时期,美国造船业十分强大,像护航航母这样的军舰,一周就能造出一艘,商船的建造速度更是快得惊人,但战争结束后,美国产业重心转移,资本都去追逐更赚钱的高科技和金融,造船业逐渐没落了。
更麻烦的是,1920年的《琼斯法案》规定美国国内航运必须用美国船,这本意是保护本土造船业,结果反而让它被高成本、低效率拖垮,失去了国际竞争力,这项法案就像给美国造船业带上了一道枷锁。
现在的美国造船业,工人的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达到了52岁,年轻人非常少,占比还不到15%,而且,美国造船相关的配套产业也不完善,只有41%的零件能够自己生产,很多重要的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购买。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造船所需要的人工成本非常高,是中国的4.3倍,这些情况都说明,美国造船业的衰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问题导致的,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好的政策和时间,但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为了实现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所以,他等不了。
中美造船业的真实差距
目前,中国已经稳坐全球造船业的头把交椅,2024年的数据亮眼,中国承担了全球超过一半的造船任务,拿下了近四分之三的新订单,未来六年的订单都排满了。
相比之下,美国的民用船舶建造能力显得有些薄弱,仅占全球份额的零头,年产量不足五艘,与中国造船吨位的差距超过千倍,实际差距远不止这些。
薄利多销这样的道理最浅显易懂,既然我们的造船业发达,每年订单数不完,那么我们采购的配件数量就大,就能够拿到合适的价钱,甚至来说,我们造一艘成品邮轮的价格是不到4千万美元,美国则需要奖金1.3亿美元。
中国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成本优势,得益于完善的造船产业链和极高的国产化率,长江入海口附近200公里,集结了上千家造船及配套企业,这种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优势,其他国家很难模仿。
而且中国造船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现在能造航母、大型LNG运输船和豪华邮轮,同样的,中国还在引领全球绿色造船潮流,2024年中国绿色船舶订单占全球近八成,涵盖各种主流船型。
与此同时,中国造船效率也很高,江南造船厂把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时间从28个月缩短到13个月,沪东中华建造LNG船的时间也从40个月降到不到18个月。相比之下,美国只有军舰和部分特殊船舶建造方面稍微领先,但造船效率依然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美国想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改变局面,恐怕难以实现,可特朗普是典型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所以无论是想要吞并中国公司掌握的关键港口,还是对计划对中国船只加征“服务费”,本质是还是通过对航运贸易的打压来制约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重振造船业的三大野望
特朗普政府的想法是,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让中国的船只轻易进入美国港口,这样一来,其他国家可能会被迫把造船的活儿交给美国,帮助美国重振造船业,进而确保美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同时增强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很了解民粹主义那一套,他知道把中国当成目标,可以转移国内的矛盾,巩固自己的支持基础,迎合那些不太喜欢国际贸易和外部竞争的“铁锈地带”选民。
不过,特朗普的想法实际上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来,美国造船厂的运营成本很高,很难降下来,这样生产出来的船价格竞争力不足,在国际市场上很难卖出去。
第二点,美国缺少足够的配套企业提供零件、缺少工程师设计和缺少熟练工人来建造船只,想要在短时间内补齐这些缺口非常困难。
别忘了,如果制裁中国的造船业,全球的航运业会受到很大影响,可用的船只数量会减少,运输成本也会随之增加,美国也不能置身事外,因为进口东西变贵,最终还是得美国老百姓掏钱,损害美国经济。
更可笑的是,美国想拉拢韩国一起对付中国,却没考虑到韩国也有困难,很多关键设备还得从中国买,这就像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结果受伤的还是自己,这种做法显得考虑不周全,得不偿失。
可以说这场造船业的竞争,美国一开始就很难获胜,中美两国造船业的实力差距巨大,不仅仅是造船数量的不同,更是工业发展阶段的根本差异。
想要用贸易保护阻挡全球化趋势是不现实的,保护主义无法解决美国自身产业衰退的问题,因为美国造船业的空心化是其落败的重要原因。
历史经验表明,封闭自己国家的大门只会导致落后,与世界各国开放交流、互通有无,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能够促进自身发展,避免被时代淘汰,现状如此严峻,美国面临选择。
结语
究竟是继续坚持贸易保护,不愿放手,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美国需要认真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制定出真正符合国家利益的策略。
但从特朗普重返白宫以后制定的种种政策来看,美国在错误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尤其是在自身经济呈现下行的趋势在再次挑起关税战争,摆明了没能认清现实,所以,如果一意孤行,那么所谓的“重振美国制造业”终究只能沦为空谈,不是吗?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2025-03-27《专家:美国想“重振造船业”不简单 既缺能力也缺钱》
财联社2025-04-10《“美国一年都造不出一艘船”!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振兴造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