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忘义(jiàn lì wàng yì),意思是见到有利可图就忘掉道义;比喻为了一己私利,不顾正义和道义。成语出自《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汉高帝刘邦驾崩后,皇后吕雉先是毒杀了曾与儿子争夺太子之位的赵王刘如意,后又将刘如意之母戚夫人做成人彘,并带儿子汉惠帝刘盈前来观看,见到母亲手段如此残忍,惊吓过度的刘盈,自认无颜治理天下,就此不理政事,吕后遂以太后身份理政。
后来,惠帝刘盈因纵情酒色而早逝,吕后又先后扶立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为帝,自己仍以太后身份把持朝政。吕后前后掌权十四载,在此期间她极力打压刘姓诸侯,又大肆分封诸吕为王侯,严重威胁到了汉室江山。
面对如此情况,陈平、周勃等忠于汉室的开国功臣,则在暗中谋划商议对策,以等待时机恢复汉室江山。

汉高后八年(前180年)七月,太后吕雉病重,为了确保自己死后吕氏权势稳固,她下诏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又以吕王吕产统领南军,从而将京城兵权掌控在手中,并叮嘱他们要牢牢掌控军权,守住京城皇宫,不要为自己送丧。
八月一日,太后吕雉去世,遗诏大赦天下,拜吕王吕产为相国,以赵王吕禄的女儿为皇后。
此前,吕后乃是以太后的名义,代替皇帝执政,如今吕后已死,但大权仍然掌控在吕氏手中,这引起了刘姓宗室的极力不满,很快齐王刘襄便以讨伐吕氏为名举兵西进,吕产则派大将军灌婴率兵迎击刘襄。

眼见将要天下大乱,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人开始密谋铲除诸吕,陈平认为要剪除诸吕,当务之急便是控制住京城军队,而要控制军队就必须拿到兵符,于是掌握兵符的吕禄便成为了关键。
曲周侯郦商的儿子郦寄与吕禄乃是挚交,陈平等人认为,或许可以借助这层关系,夺取吕禄手中的兵符。
九月初,周勃、陈平等人商议后,突然带人控制了郦商,并以其性命要挟郦寄诱骗吕禄交出兵权。

由于父亲受制,郦寄不得不前去拜访吕禄。
当时,灌婴奉命率兵出关后,便停兵于荥阳,一面与刘襄对峙,一面私下与周勃等人联系。吕禄正因灌婴的倒戈而头疼不已,郦寄趁机对其说道,“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先后立刘氏九王、吕氏三王,这都是经过朝廷大臣们议定的,且已经向天下诸侯公开宣布,诸侯们也都认为理应如此。如今太后驾崩,皇帝年幼,您身配赵王大印,却不立即返回封国镇守,反而出任上将军,留在京城统领军队,怎么可能不受到大臣和诸侯王的猜忌呢?
您何不交出将印,把军权还给太尉,然后再请吕王归还相国大印,您二人再与朝廷大臣盟誓后各归封国?这样,齐国便会撤军了,大臣们也得以心安,您也可以高枕无忧的去做那一国之主,这岂不是造福子孙后代之事吗?”

吕禄被郦寄所说动,于是打算交出兵权,但此举却遭到部分吕氏族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交出兵权就是自寻死路。
不久,奉命出使齐国的贾寿返回京城,他告知吕产,齐楚等诸侯国正准备联手反攻关中,并建议吕产不仅不要将兵符交出,还应该将皇帝掌握在手中,只有如此方能有一线生机。
平阳侯曹窋偷听到了吕产与贾寿的对话后,连忙将消息告知了陈平。陈平闻讯大惊,立即找来周勃商议对策,两人遂决定先下手为强,尽快夺取兵权,并阻止吕产控制皇帝。

为此,陈平找到郦寄,以其父郦商的性命相要挟,让其将吕禄诱出京城,给周勃等人夺取兵权创造机会。郦寄为了保全父亲,只好前去邀请吕禄外出打猎。
与此同时,周勃则在襄平侯纪通的帮助下,拿到了皇帝的那半枚虎符。吕禄离京后,周勃便拿着虎符来到了北军,但仍被阻于营外不得入。周勃于是便和陈平伪造了一道皇帝诏书,又让纪通持皇帝符节跟在自己身后,这才得以进入北军,凭借自己的声望夺取了北军兵权。
之后,周勃又帮助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并派平阳侯曹窋传命给统领未央宫禁军的卫尉,让其严守皇帝宫殿,阻止吕产入宫与皇帝相见。

在掌握兵权之后,周勃、陈平等人迅速行动,诛杀和逮捕吕氏集团,经过一夜的搜捕,最终吕王吕产、燕王吕通、长乐卫尉吕更始等吕氏族人皆被捕杀,在外游猎返回京城的赵王吕禄也被捕杀于城门边,居于城外的吕嬃及其子樊伉亦被捕杀,吕氏集团就此覆灭。
铲除吕氏集团后,陈平、周勃等大臣经过商议,最终选择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朝政权重新回到了刘氏手中。同年,郦商病逝,郦寄承袭曲周侯爵位。
在这次事件中,郦寄虽然是被迫参与铲除诸吕,但还是被人指责为见利忘义、卖友求荣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