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落难有奇遇,不是美人,竟是母夜叉:聊斋里的奇妙故事

九木闲谈 2021-07-08 19:12:07

古代男子出门必有奇遇,不是遇上美艳女子就是遇上美艳女鬼,但这男子与众不同,既不浪漫,也无美人,却仍成了一段旷世佳话。

说这男子是个商人,常在海上做生意,某天经商时船被狂风卷走,醒来时竟在一座陌生的深山。他发现一个奇怪的山洞,走进去一看,竟是两个夜叉在大口吃肉。

这夜叉长得甚是吓人,牙齿似刀戟,眼睛如灯笼,手像爪子般锋利,撕起食物毫不费力。男子想要逃跑,夜叉却把他抓了起来,把男子的衣服撕开,仿佛要吃掉他一般。

男子赶紧拿出袋里的干粮分给夜叉。夜叉吃完,并不满意,男子吓得连忙道:“我船上有锅,可以煮东西给你们吃!”

夜叉和男子语言不通,比划挣扎了半天。男子带他们去破船那里,夜叉头一回吃到熟食,对男子也渐渐友好起来。

其他夜叉也陆续回来了。男子与夜叉们相处了几天,开始尝试和他们一起生活,不久也学会了一些夜叉语。

有一个母夜叉见他有时会被男夜叉欺负,特意送他一些贵重的珍珠,还带他拜见了大夜叉。自此,夜叉族把他当成家人,没有人再欺负他。

男子与这个母夜叉生下了两男一女,这三个孩子都和常人没有区别,不是夜叉的长相。

男子在这深山里生活了四年多,他一直思念家乡,想要回去。他家中本有个美貌妻子,如今他音讯全无,也不知妻子如何了。

但他也陷入了纠结,这母夜叉为他生儿育女,虽无夫妻名分,但和夫妻并无区别。他常常躲着叹气,不知如何是好。

某天,母夜叉带一儿一女外出,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回来。男子去岸边散步,偶然发现自己的船竟然被修好了。他对大儿子道:“我想回老家一趟,你愿不愿意去外面看看?”

大儿子想要先告知母夜叉,男子却阻止了,怕母夜叉不同意。二人乘船顺流而下,果然回到了故乡。故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子的妻子也早已改嫁,一切物是人非。

男子和大儿子想回去,却发现出来容易回来难,乘船根本无法回到原来的路,就好像那座山从未存在过一样。

二人只好在此地生活了下来。母夜叉曾给男子几颗珍珠,他一直随身携带,如今正好卖了,置办家产,安稳后四处打听消息,看能否找到母夜叉,把她们都接过来。

大儿子样貌如常人,但力气却随了母亲,他力能扛鼎,受到重用,不久立下战功,成了副将。

某天,一商人也是过海时突遇大风,船被吹到了深山。他上岸遇见一少年,少年见他是常人模样,激动问他从何而来。

巧合的是,这少年正是男子的小儿子,而商人恰好认识男子。商人把男子的近况告知了少年,少年羡慕不已,他告诉商人,要等刮特殊的北风才能离开此地,在此一年间,少年都偷偷照顾商人,不让他被夜叉族发现。

一年后,商人在少年的帮助下回到了故乡,临走时他邀请少年一起走,少年拒绝了:“我走了,妹妹和母亲会有危险,而且母亲容貌过于突出,在外面不知能否生存。”

商人只好独自离开,答应为少年送口信给男子。大儿子听说此事,痛哭流泪,当即就带人去找母亲,但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毫无音讯,还迷路了,十分危险。

某天突然风雨大作,船翻了,大儿子被一个夜叉偶然捡到,捡了一条命。大儿子用夜叉语与她交流,夜叉很高兴,正好准备回深山,便带他一同前往。

母夜叉见到大儿子,激动痛哭。大儿子想要接她去外面,母夜叉为难道:“我这副模样,怕给你丢人,说不定还会被人欺负。”

大儿子道:“不怕,儿子如今有权有势,没人敢欺负我们。”大儿子带着母亲和弟弟妹妹回了家,一路上,众人被母夜叉的容貌吓得瑟瑟发抖。

男子见到母夜叉,愧疚不已,不停道歉。为了让母夜叉适应这里的生活,他们教她识字,穿当地人的衣服,除了容貌无法改变,母夜叉已经像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了。

男子的小儿子擅长读书,武艺也是一绝,后来成了武进士,娶了游击将军的女儿。男子的女儿嫁给了军中男人,她随同丈夫出征,因为百步穿杨的本领,和丈夫一起立了许多功。

至于母夜叉,每逢大儿子打仗时遇上劲敌,她就前去接应,吓退敌人,再加上她力大无穷,竟能以一当百。皇帝听说此事想封她为男爵,但被谢绝,便改封她为夜叉夫人,以示敬意。

故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由九木闲谈改编。这是个荒诞又可爱的故事。它虚构了一个夜叉国,情节曲折,让人身临其境。它又是可爱的,人物有趣、可敬,结尾引人深思。

母夜叉面相丑陋,但心肠美丽。为了保护他,赠送他贵重的珍珠,这是善良;喜欢他,为他生儿育女,这是情谊;大儿子想接她出去,她却处处为家人考虑,这是责任感。

她是夜叉,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常人。这就像寻常人家的老婆,不一定美丽,但心底朴实;嘴上骂着老公,表情凶狠,实际却为家操劳,有着一颗柔软的心。

所以蒲松龄在结尾开玩笑道:“夜叉夫人的确很少听说,但仔细一想,并不稀奇:每家床头不是都有一个夜叉吗?”

每个人家里,不都有一个算不上美若天仙,嘴上还喜欢骂骂咧咧,心中却一心为家的可爱的女人吗?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感谢你关注我,最近我们在读《聊斋志异》。



1 阅读: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