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4月,党中央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正式发出了那个大家伙都知道的“前进号令”,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向全国出发的命令”。
要说一下的是,这个指令的下达,其实也意味着蒋家统治的终结。很多军区的头头们,一接到这指令,立马就开始琢磨起打仗的方案来了。
彭德怀彭老总,身为野战军区的头儿,也是一样的忙。他立马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作战会,一块儿琢磨接下来的打仗计划。
可把彭德怀气坏了,他早就反复叮嘱过,让大家务必准时参加会议,可王震却一直没露面。
彭德怀火冒三丈的时候,王震终于赶到了会议室。出乎所有人意料,王震见到彭德怀那生气的样子,非但没退缩,反而直接顶了回去:“要说处分,也得先轮到你!”
那么,王震这个人到底是啥来头?他咋就敢这样和彭德怀说话呢?
【走上革命道路】
1908年4月11号,湖南的一户租地农民家里,传来了一个娃娃响亮的哭声,这个新生命,就是后来咱们国家的开国上将——王震将军。
王震家里头穷,从小就亲眼目睹了旧社会里头的种种不公平和黑暗事儿。在这种艰难环境下长大的他,心里头早早地就埋下了想要反抗的种子。
王震十四岁那年,跟爸妈说了自己的想法,爸妈特别支持他。于是,王震一个人跑到长沙去参军了,后来在铁路部门找了份工作。
在长沙工作期间,王震有幸遇到了共产党。那段时间,他学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也明白了先进思想是多么重要。
从那以后,王震干工作和参与爱国活动时都特别卖力,一心一意,后来他还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王震刚成为共青团员不久,就靠着自己的出色表现,顺利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真的是个特别棒的共产党员。
王震入党后,那是真心实意地跟着党组织的步伐走,啥任务都抢着干,一门心思全扑在了咱们国家的革命事业上。
1928年那会儿,王震接到了党中央的任务,让他去帮忙建湘赣革命根据地。王震和好多同志一块儿,费了好大劲儿,终于把这个革命根据地给建起来了。
王震因为对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出了不少力,所以得到了提升。他后来在我党里地位越来越高,最后成了湘赣地区的省委委员,还代理了军区的司令。
升职之后,王震肩上的责任重了不少,手头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经常得忙到半夜才能收工。
而且,王震还带着队伍打了湘赣地区好多场大大小小的仗。在战场上,王震压根儿不怕炮弹轰炸,他总是冲在最前头的那一个。
当听说中央革命根据地正遭到敌军围攻时,王震立刻采取了行动。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的队伍,跟中央革命军联手,一块儿把敌军的围攻给打退了。
在这次“突围”行动中,王震因为表现出众,赢得了三等红星荣誉勋章。他低头瞧瞧自己胸口那亮闪闪的勋章,心里头跟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要跟着党中央走。
【抗日战争爆发,身兼数职】
抗日战争一打响,王震立马带着手下的将士们四处支援。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尽快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给老百姓们带来平安的日子。
1939年夏天8月份,王震接到任务,得赶紧带着他的队伍回陕北,目的是要守住陕甘宁那片地方。
到了陕北,王震很快接到新任务,他当上了绥德警备区的一把手,既管军事也管政治。他带着手下,跟那些死硬的国民党军队干上了。
1942年那会儿,王震因为在革命打仗时干得特别出色,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就被调去延安当地委书记了。他直接去了延安军区,还当上了延安军分区的司令员,开始在那里忙活起来。
在延安那几年搞革命,王震可没少忙活。他一边跟国民党那帮顽固分子硬碰硬地干架,一边还带着大家伙儿搞大生产。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喊着“锄头加枪杆,自给自足保中央”的口号,干得热火朝天。
王震领头,带着将士们和村里人一块儿使劲,就两年功夫,硬是把那个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人人称赞的“好江南”。这样一来,咱们的革命根据地物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王震在大生产运动中拼尽全力,党中央都看在眼里。为了表彰他的贡献,中共中央西北局给了王震很高的评价,称他为“经济建设的领头人”,这个称号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同。
得说说的是,在那个混乱的战争岁月里,居然有外国记者跑到咱们军队的根据地里来采访。当他们见到王震同志时,这位外国记者给了他特别高的赞扬。
那时候,王震为了搞起大生产运动,总是自己上手干,从不摆架子。他身体力行,直接加入到战士们的生产工作中,和大家一起完成任务。
王震的所作所为,战士们和乡亲们可都是看在眼里。就这样,王震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陕甘宁边区大家公认的劳动英雄。毛主席听说了王震的事情后,还特别给他写了字,夸他是个有创新精神的人。
1944年10月份,党中央瞅准当时的形势和战斗情况,又有了新的打算。他们决定让王震带的三五九旅挑大梁,组建起八路军南下支队。王震呢,作为三五九旅的头儿,自然就当上了司令员,跟政治委员王首道一块儿,担起了开拓新根据地的重担。
这次往南走的任务里,王震带着队伍走了好远好远的路,一路上敌人不断猛烈攻击,但王震一点不怕,勇敢地和敌人干仗。他们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两条腿走了有两万多里地。最后,王震总算是完成了党中央交代的任务,在1946年顺利回到了延安。
王震这回往南走,顺利打下了新的地盘,这无疑又给我党的革命事业添了一把火。他这举动,又给革命的历史书上,写下了新的一页辉煌篇章。
完成任务顺利回到延安后,毛主席对王震这次行动大加赞赏,说这就像是“又一次的伟大征途”。正因为这次南下,王震在党的七大会上成功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抗战打赢后,王震因为打仗打得好,被党中央调去中原军区当副司令员,还兼职参谋长。
【屡屡击退国民党,为我军胜利奠定基础】
到了中原工作后,王震首要任务就是跟李先念一起带领大家打中原突围战。他们两个一块儿使劲儿,最终让我们的队伍成功冲破了敌人的包围圈,赢得了这次突围的成功。
1946年11月份,王震又被上边安排去当吕梁区的区委书记和司令。后来,他又跑到晋绥军区的野战第二纵队,当上了那里的司令员。
革命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王震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职位和责任接踵而至。但他并没因为职位提升就飘飘然,心里始终装着国家的革命大业,一门心思扑在上面。
国民党被打得节节败退后,蒋介石气得不行,于是改变了打仗的方法。他把原本强大的军队分成了两拨,一拨去猛攻我们陕西的解放区,另一拨则朝着山东的解放区发起了猛烈冲击。
王震接到党中央的任务,那就是要打乱蒋介石的计划。所以,在11月22号那天,他带着队伍直接冲向了吕梁地区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吕梁那场大战里,王震带着手下的兄弟们,靠着强大的实力,把敌人的攻势给彻底打垮了,一下子就把敌人全部消灭干净。
而且,王震还抓了不少敌人,其中包括国民党阎锡山手下的上将杨澄源,总共有5200多人呢。这样一来,就为我军打败胡宗南创造了新的战斗空间。
1947年春天那会儿,王震带着他的队伍从晋绥回到了陕北老家。一回陕北,王震就被调到了西北野战兵团,去彭德怀那儿帮忙了。他当上了第二纵队的司令员,还兼职做了政治委员。就是从那时候起,王震和彭德怀的友情慢慢建立起来了。
到了西北野战军后,王震就在毛主席和彭德怀将军的带领下,跟其他队伍一起把国民党的军队给打退了。这样,蒋介石想要消灭我们军队的美梦也就泡汤了。
【怒怼彭德怀】
到了1949年4月快结束的时候,党中央发了个通知,这下子算是把蒋介石给打败了,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共产党军队的厉害。
尽管咱们队伍已经打下了国共内战的胜仗,但这可不意味着战斗就彻底完了。国内还有好多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呢。现在咱们得干的,就是把那些剩下的国民党残余分子一股脑儿地给收拾掉。
接到党中央的命令后,一野的司令员彭德怀立马把相关人员都叫到了一起,商量接下来的打仗计划。
大家你一嘴我一舌地议论纷纷,最后彭德怀把大家的意见汇总,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然后他把这份作战方案递交给了中央军委。
在这个战斗方案里,彭德怀说他们打算直接朝着宝鸡那边的敌人追过去,拿下宝鸡,这样一来就能直接攻打汉中,赢得整场战斗。
作战计划提交上去后,彭德怀马上把一野各兵团的头头脑脑都叫到了一起。他跟大家伙儿细细说了说这个计划的重点,还讲了讲如果打赢了,咱们能捞到啥好处。
可彭德怀万万没想到的是,党中央并没有点头同意那份作战方案。
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后,彭德怀没有灰心,他立马又叫上了一野各个兵团的领导,打算赶紧跟那些早就整装待发的将士们把事儿讲明白。
彭德怀为了让各兵团的头头们清楚这次会议有多关键,再三叮嘱他们,会议一开始,必须踩点赶到野战军指挥所,不然的话,自己得承担后果。
我原以为,说了那些严厉的话后,大家肯定都会按时到场。但彭德怀没想到的是,居然还真有人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迟到了,那个人就是一兵团的头儿王震。
时间一点点溜走,可王震还是连个影子都没见着。彭德怀心里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催着身边的参谋,想打听王震的最新情况。可参谋们每次都是一脸无奈,摇摇头表示不知情。
彭德怀心里挺急的,但他并不是在发火,主要是怕王震在过来的路上被敌人给埋伏了,或者遇到了啥麻烦。他一直在琢磨,王震那边会不会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等了半天,又过去了半个小时,彭德怀还是没见到王震。这时候,彭德怀的耐心都快磨没了,心里琢磨着,要是王震真有啥不测,总得有人来报个信儿吧。
这么一想,彭德怀就扭头回了指挥所,准备开会。可谁都没料到,会议才刚刚开始,王震就风尘仆仆地骑马赶了过来。
瞅见王震四肢完好无缺,彭德怀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但这心里一踏实,火气也就跟着上来了。彭德怀立马伸手点着王震,责问他明明知道开会的时间,怎么还是迟到了。
彭德怀提出问题后,王震没直接回答,反而跟大家开了个小玩笑,说自己进城溜达一圈,结果玩得忘了时间。
王震一开口,彭德怀立马火了,他把手里的笔猛地往地上一摔,冲着王震就训上了。他说王震身为兵团司令,不打招呼就私自进城,这是严重违反军纪的行为。彭德怀越说越气,明确表示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得给王震一个处分。
但就算彭德怀气得不轻,王震还是自个儿乐呵着,从兜里摸出一张地图,往彭德怀手里一塞。彭德怀瞅见这地图,心里头也是猛地一颤。
王震表面上像是进城闲逛,但实际上,他利用这段耽误的时间,悄悄地把扶风、郿县那些地方的敌人情况给摸了个透,也搞清楚了胡宗南在这些地方的兵力部署。
而且,王震真的把胡宗南的指挥部以及渭河两边的情况都了解得透透彻彻。
瞧见那份地图后,彭德怀心里的那股火立马就灭了。虽然他没咋露出高兴的样子,但王震还是瞧见了彭德怀嘴角那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见彭德怀的气消了不少,王震心想这事儿算是翻篇了,于是就扯着嗓子喊了一句:“咱继续开会吧!”可没想到,彭老总的脸色瞬间又沉了下来,转头对着王震就是一顿数落。
胡子,你给大伙儿带来的情报确实帮了大忙,但话说回来,你身为一个兵团的头儿,咋就胆大包天,不打声招呼就自个儿溜进城去探情况呢?你这是在玩命啊,知不知道?
听到那话,王震只是笑了笑,说自己是司令,在前进查看情况的时候特别小心,没让人瞧出来。
尽管王震已经这么说了,彭德怀心里还是有点生气:“这次你算是侥幸没被逮到,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咋整?反正今天这事儿,你非得受点惩罚不可。”
王震一听,彭德怀这是要玩真的了,立马心里也不痛快,直接跟彭德怀顶了回去。他说,当初可是你自己说要勇于到前线去的,而且你也经常一个人溜出指挥所去前线探查情况。你要是真想罚我,那不如先罚你自己。
听到王震那咄咄逼人的言辞,彭德怀一下子愣住了,站在原地没动弹。就在这当口,指挥所里的其他领导见状,连忙站出来打圆场,劝他们俩别太往心里去,让彭老总也别动气。
看到周围人都在帮自己说话,而且彭德怀心里也没真想惩罚王震,他就摆摆手,让王震坐下,会议接着开。
【结尾】
王震给的那张情报地图,再加上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彭德怀和各位司令员一起商量了许久。最后,大家都觉得,可以直接动手开打了。
定好打仗的策略后,彭德怀就下令开始打扶眉这场仗。在这场战斗中,彭德怀和王震带着士兵们一下子就把胡宗南安排在那儿的四个军队给打败了,胡宗南因此丢了四万五千多号人。
这场仗打完后,胡宗南就没法在咱们西北军队这儿讨到便宜了,咱们军队最终赢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