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入室抢婴案庭审:4名人贩3人翻供,邻居“情报员”当庭装聋作哑

盘腿而思 2025-04-02 18:54:19

家人们,4月2日的泰安中院法庭上,18岁的姜甲儒特意推了推眼镜。他坐得笔直,目光死死锁住被告席——那里坐着4个让他人生停摆18年的人,其中一个,是他记忆里曾在爷爷炕头讨水喝的邻居袁某某。这场迟到的对视,把一段藏在熟人背后的伤疤,再次撕开来。

2006年12月4日的深夜,8个月大的姜甲儒正在肥城老家的炕上酣睡。村里的电闸突然被拉断,三个黑影翻墙入院,钢筋砸在爷爷头上的闷响惊醒了奶奶。手电筒强光里,有人用钢筋抵住奶奶的脖子:“你儿子是不是在北京打工?”当老两口从厨房爬起来时,炕上只剩哥哥的襁褓,小甲儒连同奶粉、奶瓶消失得无影无踪。谁能想到,给这伙人指路的,是相距几百米的邻居袁某某——这个平时见面打招呼的中年人,早把“姜家老二是男孩,老两口在家带娃”的消息,当成了换钱的筹码。

这18年,姜家像被抽走了脊梁骨。爷爷觉得是自己没护好孙子,整天蹲在草垛旁抽闷烟,没几年就郁郁而终;奶奶哭坏了眼睛,腰间盘突出疼得直不起身,却总盯着村口的路发呆,逢年过节一个人守着空房;父母放下北京的生意,跑遍全国贴寻人启事,妈妈乔守芬说:“那些年见人就磕头,被骗了无数次,可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哪敢停下啊。”直到2024年,警方通过人脸识别在济宁找到姜甲儒,这个被2.86万元卖掉的男孩,在买家家跟着老人生活,内心的创伤直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才慢慢结痂。

可开庭这天,部分人贩子的态度让人脊背发凉。曾某某当庭否认参与:“我当时在躲偷牛的官司,根本没去过肥城!”袁某某更是多次装聋作哑:“我就跟他们闲聊了一句姜家有男孩,哪知道他们会去抢?”最刺眼的是,曾某某和王某某在庭上抖腿、翻白眼,用傲慢的眼神扫过姜甲儒一家。乔守芬气得浑身发抖:“当年你们打断孩子爷爷的肋骨,反锁大门不让我们追,现在还有脸抵赖?”

18岁的姜甲儒却异常冷静,这个第一次以原告身份出庭的少年,声音里带着颤抖却格外坚定:“我是姜甲儒,就是你们当年抢走的那个8个月大的婴儿。”他当庭质问曾某某:“你说没分钱,为什么在《抱养协议》上签字?”一句话让法庭瞬间安静——根据起诉书,曾某某是直接实施抢劫的主犯,袁某某虽未动手,却带着人踩点、提供信息,四人中三人都有盗窃、强奸前科,王某累计刑期更是高达23年。

这场庭审撕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犯罪链条里出现“熟人”,伤害的就不再是一个家庭,而是整个村庄的信任。姜甲儒的奶奶说,以前村里夜不闭户,现在家家铁门紧锁、摄像头林立,“谁能想到,平时点头哈腰的邻居,会把黑手伸向八个月大的孩子?”更让人揪心的是,这四人在2005年到2006年间,涉嫌拐卖5名儿童,姜甲儒只是其中之一。

法庭上,姜家提出600余万元的赔偿,乔守芬红着眼说:“这钱是给孩子爷爷的交代,他到死都在怪自己没看好孙子。”而姜甲儒的愿望很简单:“我就想问问他们,这些年到底拐卖了多少孩子?还有多少家庭像我们一样,还在等骨肉团圆?”

走出法庭时,姜甲儒抬头看了看天。18年前那个漆黑的夜晚,他还不会说话,如今终于能当面质问伤害他家庭的人。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拐卖案,而是给所有人敲响的警钟:当“熟人”变成人贩子的“眼线”,当暴力抢婴成了“赚钱生意”,我们该如何守护孩子的安全?

家人们,面对这些明知故犯、态度傲慢的人贩子,你觉得法律该怎么判才解气?你身边有没有“熟人作案”的事,让你至今不敢相信?来评论区说说,咱们一起为天下无拐出份力!

0 阅读:10

盘腿而思

简介:额,大家就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