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茶韵
  • 名山灵草,黄山毛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往郭次甫亟称黄山……

    2025-04-17 08:42
  • 唐代茶税的形成

    由于长期的军阀割据,进一步加深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危机,为了解决严重的财政困境,唐朝统治者采取了许多苛细酷烈的办法,搜刮民

    2025-04-16 10:41
  • 晏殊与茶的故事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北宋文人晏殊虽以“宰相词人”之名传世,但其与茶的渊源却鲜为人知。作为北宋初期的文坛领袖与政坛重臣,晏殊

    2025-04-16 10:37
  • 季节与饮茶种类的选择

    科学饮茶,还要根据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和茶的属性有所改变。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挡,绿茶性凉,饮上一杯清凉的绿茶,可以散发

    2025-04-16 08:59
  • 中国茶的传播

    中国茶叶的国外传播史可以追溯到4世纪末5世纪初,佛教由中国传入高丽,随着天台宗、华严宗的往来,饮茶之风也传入朝鲜半岛。6

    2025-04-16 08:53
  • 黄茶中的极品: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极品,它产于湖南岳阳城西洞庭湖中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君山岛上。君山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

    2025-04-16 08:49
  • 泡茶的三大要素

    泡茶技术,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因此,我们将茶叶用量(茶水比

    2025-04-15 08:59
  • 高山茶与平地茶的判别

    常言道:“高山出好茶”。高山出好茶是高山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的。众所周知,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降水量增加,湿度增大,

    2025-04-15 08:55
  • 瓷器茶具知多少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生于陶器之后,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质茶具所代替。瓷质茶具按产品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

    2025-04-15 08:51
  • 藏族同胞的酥油茶

    西藏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气候干燥,藏族同胞多居住在风雪高原,生活以放牧和耕种旱地作物为主,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和青

    2025-04-15 08:46
  • 藏茶的制作工艺与鉴别方法

    为适应青藏高原的生存需求,以及长途、长时间运输储存的需要,藏茶历经自唐以来的1300多年历史,从种植、初制到加工运输,发

    2025-04-15 08:41
  • 古人论水:石泉佳茗,人生清福

    自古以来,我国有茶人就十分讲究茶叶冲泡用水的选择,甚至把“石泉佳茗”视为“人生清福”。在古籍中有许多篇章与专著,论述茶与

    2025-04-14 09:17
  • 香气鲜爽,滋味甘醇:莫干黄芽

    [莫干黄芽]产于自故被人称为“清凉世界”的浙江省莫干山。莫干山是巍峨的天目山脉插入浙西平原的支脉,这里山水秀丽,清幽迷人

    2025-04-14 09:12
  • 茶中之萃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又称洞庭碧螺春。吴县隶属苏州,也有称之为苏州碧螺春。碧螺春,外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

    2025-04-14 09:08
  • 闻名中外的西湖龙井

    西湖风光美,龙井名茶佳。中外闻名的风景胜地杭州西湖,不仅以“春夏秋冬皆好景,雨雪晴阴各显奇”的绚丽风光令人倾倒,而且这里

    2025-04-14 09:07
  • 乾隆皇帝创设的三清茶

    三清茶为清廷历年举行重华宫茶宴时所用的清新饮品。乾隆帝(1736~1795在位)爱新觉罗·弘历创设,采用梅花、佛手、松实

    2025-04-11 09:02
  • 李清照与茶:一盏清茗寄浮生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是宋代词坛的璀璨明珠,也是茶文化中一抹独特的温柔底色。她与茶的故事,不仅贯穿了与丈夫赵明诚琴瑟和鸣

    2025-04-11 08:56
  • 绿茶钻石:玉露茶

    在日本茶文化中,玉露茶(Gyokuro)被誉为“绿茶中的钻石”,是日本最高级的绿茶品种之一。其独特的遮光栽培工艺、鲜甜如

    2025-04-11 08:52
  • 我国唯一幸存的蒸青绿茶:恩施玉露茶

    恩施玉露茶,是我国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种以蒸汽杀青的针形绿茶,该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早在清朝时期,

    2025-04-11 08:47
  • 蒸青绿茶是什么茶?

    蒸青绿茶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从而加工而成的绿茶。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杀青方法,唐朝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国则自

    2025-04-11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