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纪委4月19日消息,省交投公司董事长陈以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陈以东,一个国企老总。
作为一家二级企业的老总,他的级别是处级。
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差不多是修路的。
他在交通系统任职的期间正是云南高速公路的黄金期。
作为一个专业人才,他伸手的地方还是很隐蔽的。
他是15年到交投的,到22年,有七八年的时间。
在招标中,他采用的是多标段且提高标准的做法。
特别是提高标准,听起来他是一个要求严格的领导,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就比如说,他将沥青软化温度由70度提高到75度。
别看只是提高了5度,就排除了百分之七十的竞标企业。
这样一来,中标的自然也就是特定的公司了。
那些没中标的公司可能也就面临生存的困境。
一个问题是,70度是国家规定的,那5度是他给提高的,这种在关键细节上的打击让按标准进行竞标的毫无准备,自然也就是不能参与了。
要知道,人家是不会留时间给你整改的。
特定公司在中标后,感谢自然是少不了的。
对于这种操作来说,他又是一个专业人员,操作自然也就是门清了。
还有就是修路不是需要建材吗,人家也早就给准备好了。
某人让亲属注册几家建材公司,然后报高价,由于事先进行了特定排除,也就买了不少的高价建材。
能高多少呢,在某人三家亲属关联的公司采购的14亿多元的建材中,比市场高出最多45%。
这种操作如果被问起来就可以说人家在采购质量好的。
至于质量的好坏,也只有他的心里知道了。
要知道,他手里掌握着不少的国有资产。
某人的胆子大得很,他把价值12亿元的优质资产以“剥离不良资产”的形式卖了,后来这块地升值到了32亿元。
而某人的好处呢则是以咨询服务费的名义打到了海外账户。
为啥要打到海外账户,某人的孩子早就润出去了。
就算是在退休之前还在搞事,某人在快退之前,突击把5.3亿元的股份卖给了8名管理层。价格嘛是1元钱。
而外面的战略投资者,就是能拿大钱的还得5块钱。
他这么作就不怕出事吗。
事实上是真的会出事的,21年就发生了一起质量事故,而他既是领导,又是专家,一通操作下来竟然弄成了“不可抗力”。
还得说一下大数据,前面说了,他是专业的,一般说来,专业的吃相都不会太难看,那究竟是咋发现的呢。
这得说一下大数据。
办案人员调出了其子女在海外的流水,发现转移了不少钱,这些钱是咋过去的呢,查来查去就查到了他。
他还是很有反侦查意识的,关键的聊天记录是完事就删,但记录还是被恢复了,并且从中提取到了关键的证据。
奉劝一句,还是不要耍什么小聪明了,现在的技术已经先进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
别人的晚年是儿孙绕膝,他的晚年是大墙铁窗,那是何等的悲凉。
药早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