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我不是碌碌无为的开国皇帝

一介太史令 2023-03-07 14:19:10

李渊

他胸怀壮志,五十岁带兵反隋,推翻了残暴的隋朝统治,建立了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却在处理楚军之争的矛盾上优柔寡断,导致自己执政不久便匆匆上位,他也因此得到了平庸无为的极低评价。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李渊字淑德,五百六十六年出生于长安,他的父亲李秉在北周时期,是柱国大将军西风,唐国公。他的母亲是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的姐姐,所以李渊自幼便是贵族,与隋朝的上层统治集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杨广

五百八十一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十五岁的李渊成为了隋文帝的近卫武官,深受皇帝和皇后的厚爱,之后又先后担任过不少文官。六百年,隋文帝废杨勇立杨广为太子后于四年后离奇驾崩。杨广登基,在其征伐高句丽时,李渊由文官转为武职,负责督运粮草。我们知道李渊一共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以及李元吉。通过这四个名字就能看出李渊的野心,不止于高官俸禄,李建成一直建功立业,成就无边。李世民的意思是,开创盛世,名富国安,李元霸则是称霸天下,无人匹敌,李元吉为长命百顺,万事千秋。这些寓意完全的体现了李渊的帝王之心。

六百一十三年六月,杨玄感举兵反隋,李渊奉命镇守甘肃庆阳。在此期间,他广交天下英豪,拓展人脉。隋炀帝杨广因此心生猜疑,李渊为求自保,他开始以收受贿赂、贪财、好色等方式自毁名声,减轻杨广对他的猜忌。由于杨广开凿运河,大兴土木,再加上连续讨伐高句丽,这是数百万人丧命,民不聊生。于是农民起义爆发,并且迅速的发展到了全国各地。再加上这时的杨广这个人疑心很重,经常擅杀武将、文臣。所以整个隋朝统治集团的内部是一片混乱。

李渊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虽然在奉命镇压农民起义,但在整个过程中依然不忘招降各路英雄豪杰扩充自己的实力,同时还授意李建成和李世民。网罗有用之人。

当时,隋炀帝杨广几乎已被孤立,太原县令刘文静认为,李渊志在四方,便接触了李世民,并与其暗中谋划起兵。李世民担心李渊犹豫,并未提前告知计划,而是找人故意安排了几名宫女陪李渊过夜,然后再向其汇报。要知道,与宫女同情,可是杀头之罪,李渊被迫决心最后同意起兵。

六百一十七年,突厥入侵山西,李渊派高君雅和朔州太守王仁功镇守,结果失利,杨广下令拘捕李渊和王仁功。在裴寂等人的劝说下,李渊终于决心反隋,让李世民在一个月内召集了近万兵马,又让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太原准备,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发现李渊正在扩充队伍,便准备将其骗杀,以此向隋炀帝邀功。他们没想到此事被李渊事先得知,便以勾结突厥为由,将二人囚禁。恰巧突厥军队向太原发起了进攻,李渊顺势斩杀二人,而突厥这边也中了空城计,大量马匹落到了李渊手中。

为了全心反隋,李渊在战后向突厥献出厚礼,以示沿河的诚意,最后受到了突厥首领的支持,起兵反隋,在乎后顾之忧。

六百一十七年七月,李渊打着敬隋的旗号,亲率三万人马正式起兵,于次月向山西霍州发动进攻。他引蛇出动,先出轻骑,隋军的宋老生统兵三万迎战。

在李渊的指挥下,起义军稍稍退却,让宋老生误以为他们是畏惧而退,带兵追击,结果被李世民绕道围劫,形成了前后夹击的趋势,隋军一片混乱。宋老生当场被杀,李渊乘势攻破了霍州城门之后,马上进军临汾南部,攻克了山西新绛。途中沿河守臣,纷纷去投降。

而后李世民建议,应该趁胜诉取长安。李渊听取了他的建议,便兵分两步,命李建成,率领数万人马扼守潼关,又命李世民统兵掠取渭水北岸之地。这时的杨广远在扬州,关内的隋军力量极为薄弱,再加上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的影响,根本无从均顾,使得李氏父子进军神速。

唐朝建立定都长安

六百一十七年十月,李渊合军已达二十余万,此事已经驻扎在了长安城东侧。大军修整后,终于在十一月九日发动了总攻,长安沦陷,杨侑被立为皇帝。次年三月,杨广在扬州被杀。宇文化及自封为大丞相,李渊便加快了篡夺皇位的进程,在宫中加强警戒,禁止任何人通行。隋恭帝杨侑因此被迫下诏禅位。

唐朝建立,定都长安,李渊是为唐高祖,李渊称帝时,全国依然处于群雄纷争之际,其疆土并不广阔。面对这一形势,李渊决定首先巩固关中根据地,然后再逐步扫除割据势力。因此,李渊频频派遣李世民、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等人出征。

通过浅水原之战、虎牢关之战,唐灭刘黑塔之战横扫北方。又通过唐灭辅公祏之战,平定了南方,最后于六百二十三年。唐朝基本统一了隋末以来的分裂局面。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的配合非常默契。但是自唐朝建立以后,功勋卓著的李世民便与李建成在继承皇位的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对李渊也是颇有不满。

随着李世民威望的提高,李元吉便帮助李建成加紧活动。通过剪其羽翼来进行压制。后来,有人向李世民告密,说李建成正在密谋暗害计划。李世民在千钧一发之际,于六百二十六年七月二日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被迫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并在同年八月正式上位,从此不再询问国事。直到六百三十五年六月,他留下园林修建,务必节俭的遗言后去世,终年七十岁。

李渊在位时,他虚心纳谏,择贤选士大力的提拔旧朝老臣,让这些人各显其能,各尽其用,使唐朝的政局在开国不久便大有起色。同时,他还劝客农桑,以身作则,力行节俭,使社会经济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他也是一位极能隐忍的皇帝,这不光体现在自毁名声而自保的事情上。即使唐朝已经实现了统一,他为了国家休养生息,恢复经济,依然能向突厥俯首称臣。由此可见,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绝非是一位平庸无为的年迈老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