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90后女孩专业扫墓,一天鞠躬200多次磕到腿软,收入让人意外

妮娜娱乐经典 2024-11-08 03:54:06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河南洛阳有位90后姑娘一天要对着墓碑鞠躬200多次的时候,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看起来应该月入过万的高强度体力活,实际工资却只有3000多元。

但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这位名叫丁晓丽的姑娘,在这份特殊的工作中收获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这个让腿都磕软的工作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那就让我从头说说这个故事吧。

说起丁晓丽怎么会选择这份工作,还真得从2015年那个特别的机缘说起。

那时候的她就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餐饮店里当服务员,每天端端盘子擦擦桌子,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月底到手的工资,刚够房租和日常开销,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谁能想到一个朋友的随口一提,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要不要去凤凰山生态纪念园试试?"朋友的这句话让丁晓丽犹豫了好久。

说真的谁第一次听说要去墓园工作不害怕啊?

刚去墓园那会儿,她被周围的环境吓得不轻。

杂草丛生的墓园,阴森的气氛再加上漫山遍野的墓碑,简直像极了恐怖片的场景。

晚上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是白天看到的画面,连做梦都能梦到墓碑上的骷髅活过来追着她跑。

可把她吓坏了好几天都睡不好觉。

要不是朋友们一遍遍开导她:"这里长眠的都是别人的至亲,都是被人惦记着的亲人,哪能害你呢?"她可能早就打退堂鼓了。

慢慢地她开始用不一样的眼光看这份工作。

说来也怪越是接触这份工作,她反而越觉得安心。

但现实总是不那么美好,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劝她换工作。

"姑娘家家的做这种工作像什么话?"

"这工作不吉利会影响运气的。"

就连她男朋友都受不了,整天说"我女朋友天天和死人打交道"这种话,最后干脆提出分手。

但丁晓丽却觉得,这份工作虽然特殊,却藏着别样的温度。

每天面对的不是冰冷的墓碑,而是一个个承载着亲人思念的故事。

就在丁晓丽逐渐适应这份工作的时候,2020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她带来了新的挑战。

墓园因为疫情管控不得不暂时关闭,可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

这可把不少家属急坏了,毕竟清明节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时节。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园方决定推出"代扫墓"服务。

丁晓丽凭借着过硬的业务能力,被任命为代扫墓团队的负责人。

她二话不说立马组建了一支8人的精干团队。

说实话能在这种时候挑起大梁,她心里也是有点小激动的。

为了让远方的家属能看到完整的祭扫过程,她们每次都会全程录像。

你别说这活儿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每次祭扫前她们都要穿戴整齐,化个淡妆让自己看起来干净利落。

摆放祭品可是有讲究的,水果要摆得整整齐齐,香烛要摆在正中间。

倒酒的时候手要稳,一滴都不能洒这可是对逝者的尊重。

擦拭墓碑更是要用心,丁晓丽说:"就像是在给自己的亲人擦脸一样。"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们会把家属写的思念话语一字一句地念给逝者听。

有时候念着念着,自己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在众多的祭扫经历中,有一个故事特别让丁晓丽记忆深刻。

有个中年男士提了个奇怪的要求:用筷子夹红烧肉放在母亲墓前。

一开始她还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直到听完那位男士的故事。

原来他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总是把最好的红烧肉夹给他吃,自己只默默地吃剩下的肉渣。

听到这里丁晓丽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一筷子红烧肉,夹的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思念啊。

从那以后丁晓丽更加投入这份工作。

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在传递一份爱的回忆。

红烧肉事件之后,丁晓丽彻底改变了对这份工作的理解。

说真的这份工作确实挺累的。

每天要鞠躬200多次,每天忙到腿软一个月到手才3000多块钱。

放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点工资确实不算啥。

但丁晓丽觉得自己收获的东西,远比工资单上的数字有价值得多。

你看啊城市里的人越来越忙,有的人常年在外打工。

清明节想回家祭拜,却被工作绊住了脚步。

这时候丁晓丽就像一座桥,把远方游子的思念传递到逝去亲人的面前。

每次代祭扫她都会想象自己就是那个不能回家的游子。

仔细摆放祭品的时候,她会想:如果是自己的父母,会喜欢这样的摆放方式吗?

念祝福语的时候,她会想:如果是我在外地,我会对父母说些什么呢?

慢慢地她发现墓碑前的每一次鞠躬,都不再是简单的工作动作。

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饱含深情的托付。

有时候她会收到家属发来的感谢信息。

"谢谢你帮我尽了一份孝心。"

"看到视频的时候,我哭了感觉妈妈就在眼前。"

这些朴实的话语,让她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真的很有意义。

常有人说:"只要有人记得,逝去的人就从未真正离开。"

在丁晓丽看来她不只是在代人扫墓,更是在维系一份永恒的情感联结。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忙着工作赶着生活。

清明节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有些人选择出游,有些人选择补觉,有些人干脆加班赚钱。

但在丁晓丽眼中,这个代表着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永远不应该被遗忘。

虽然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得像开了倍速,但对亲人的思念却是按暂停键都暂停不了的。

她常常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记忆的守护者。

守护着那些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们对逝者的思念,守护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

是的有人说她"不务正业"。

也有人觉得这工作"不吉利",走在路上看到她都要绕着走。

但她从不在意这些。

因为她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被人记住了多久。

而她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让逝去的人被记得更久一些。

这份工作让她对生命有了全新的理解。

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决定,但生命的宽度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延续。

那个让人好奇的数字——一天鞠躬200次。

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200个不同的生命故事。

是200个思念的瞬间,是200次情感的传递。

就像丁晓丽说的:"在这里,我不只是一个代扫墓的,更是一个故事的见证者,一个记忆的传递者。"

这不就是她选择坚持的原因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总要有人替我们保留一份真诚,守护一份温度。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2

妮娜娱乐经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