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又称“癸水”,是女子肾精肾气充沛到一定程度的体现,随着月经的到来,代表女子具备生殖能力,也是女性独有的生理特征。月经的产生主要是子宫内膜的脱落,此时子宫颈处于微打开状态,致使抵抗力、免疫力相对较弱,病邪容易入侵,趁机偷袭,损害健康。因此,女性生理期要注意不能随意服用以下7类药物,否则导致出血、不孕、甚至永久性闭经等状况,后悔都来不及。
1、减肥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健康不是首要选择,反而减肥成为当代多数女性的追求,本就苗条的身材,仍嫌弃自己胖,于是通过网络等渠道购买减肥药,从而达到变瘦的目的。
减肥药确能看到效果,但你们殊不知里面含有一些抑制食欲的成分,并不适合任何时候服用,尤其生理期的时候,切不可盲目服用。月经期间服用减肥药容易引起机体紊乱,出现排尿增多、经期紊乱、甚至排尿困难等症状,重者可能还会出现焦虑状态、心慌以及闭经。

2、甲状腺素制剂和抗凝血药物
甲状腺素制剂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人体基础代谢及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月经期间女性机体本就会产热增多,代谢增强,若再服用甲状腺素制剂极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从而引起月经紊乱。同样抗凝药物也要避免服用,以免出现月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的状况,危害健康。
3、阴道局部外用药
大家都知道月经期间子宫黏膜充血,宫颈口松弛,加之阴道有大量积血,内外环境连接甚密,非常容易促进细菌和病毒生长繁殖,从而侵犯子宫内膜和子宫腔,引起子宫感染等。
所以,对于治疗阴道炎症的外用药物,如阴道清洗液、泡腾片、栓剂等,应暂停使用,以免病邪入侵,细菌滋生。

4、止血药物
同样,生理期切不可用止血药物,包括化瘀止血的草药、中成药,止血药物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致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流出,这样便会导致血液瘀积,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而引发妇科疾病。

5、泻药
泻药能促进排泄,刺激肠粘膜炎性充血水肿。经期服用泻药也会促进血液下行,导致反射性盆腔充血,故禁用。此外,一些促进肠胃动力的药物也要慎用。

6、活血化瘀药物、寒凉类中药
月经期间亦不能多用活血化瘀类的草药或中成药,对于月经量少的女性,可适当选择少量化瘀药,不过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有促进血液运行的功能,具抗凝和抗栓作用,大量服用会扩张全身血管,促进血流,增多月经量。
而寒凉类中草药,会引起寒邪内聚,从而收缩血管,使得月经血液运行不畅,引起月经量变少或痛经。

7、孕激素
性激素与女性月经息息相关,月经周期正常与否与孕激素有很大关联,生理期间,应该避免摄入性激素药物,故孕激素药物的使用应谨慎。
若月经期间滥用此药,扰乱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出现激素水平偏高或偏低,均会出现相应症状,轻者出现经期紊乱,重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乳房胀痛等。
生理期是每位女性每月必经历的,每月总有那么几天是身体免疫力最低下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诱发疾病的时候,所以月经期一定要护好自己,不要乱吃药。更何况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广大女性同胞们,为了身体少受罪,一定要注意月经期间以上7种药物的使用,否则,会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