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在呼图壁县开幕

山菡评社会[已注销] 2023-08-02 21:02:00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7月30日,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在呼图壁县开幕,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新疆曲子非遗文化,打响“百年乡村小曲子 传承之地呼图壁”文化名片,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凝聚起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梁健

宣布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

暨曲子文化节开幕

昌吉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苏晓莉代表

昌吉州党委、昌吉州人民政府对

莅临活动的领导和嘉宾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苏晓莉表示,要通过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这个平台,创新题材,完善内容,创编一批反映群众生产生活、反映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等题材的作品,并以第十一届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成功举办为契机,让新疆曲子成为文旅融合的品牌,进景区、进夜间经济,推动多元文化元素和特色文化体验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让这一品牌成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及全国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呼图壁县委书记徐雪峰代表呼图壁县四套班子及热情好客的呼图壁各族干部群众,向参加开幕式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呼图壁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徐雪峰说,呼图壁县作为新疆曲子的重要传承地,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依托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这一平台,不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筑牢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思想根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各族干部群众愈加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焕发强大生命力,促进各民族现代文明新风尚的建设。

呼图壁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晓亮

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昌吉州艺术剧院的演员们和着板胡、锣鼓和铿锵有力的梆子等乐器,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地演绎了新疆曲子古装折子戏《梳妆》《挂画》《张连卖布》等传统经典曲目,以及新疆曲子戏歌《新征程路上一声吼》。

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还带来了眉户曲子《刺目劝学》,该曲目采用叙述写意性表现手法,演员以曲艺形式“说、学、逗、唱”讲述了歌女李娅仙不惜用金簪刺自己的双目奉劝情郎郑元和苦读诗书的感人故事。

此次曲子文化节还邀请到福建省宁德市畲族歌舞团,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舞蹈《凤冠银光》,该舞蹈呈现了畲族女子出嫁时戴凤冠着凤凰服当新娘的喜悦心情,体现了畲族女子勤劳贤惠、善良爱美、期盼吉祥、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也展现了畲族银饰文化的深厚底蕴。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客家木偶传习中心带来了木偶表演《偶苑缤纷》,偶苑缤纷由多个木偶精品组合,适合当代审美的木偶表演节目,该节目获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金奖。惟妙惟肖的木偶表演,让观众感受到了上杭木偶戏深厚的文化底蕴,沉浸式地体验了非遗魅力。

本届曲子文化节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新疆艺术研究所(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昌吉州呼图壁县人民政府、昌吉州艺术剧院承办。活动从7月29日持续到8月2日,活动期间呼图壁县专门设置了新疆曲子专场培训、戏曲专场演出、戏曲大赛、特色美食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疆内外团队新疆曲子专场演出等。

据了解,新疆曲子,民间称小曲子、曲子戏,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新疆唯一的汉语言地方曲种和剧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昌吉州先后创作新疆曲子现代戏《戈壁花开》《金子般的心》《天山兄弟情》,复排古装戏《墙头记》《寻儿记》等,培育新疆曲子班社近百支,在伊犁、塔城、哈密、阿勒泰、昌吉等地广泛开展濒危剧种“戏曲下乡”演出活动,并参加全国戏曲汇演等,让新疆曲子响彻疆内外,丰富基层文化产品供给,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蒲怀民、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静修、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艳华、呼图壁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永忠,呼图壁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宁德分指挥部指挥长付秀国,呼图壁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指挥长何应峰,以及呼图壁县四套班子其他在家领导,各乡镇(场、园区)和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驻县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陕西省和福建宁德、龙岩,乌鲁木齐市、伊犁州、塔城地区和州域内各兄弟县市、兵团团场的艺术团队参加开幕式,并现场观看节目。

下面和小编

一起去看看来自疆内外演出队

到呼图壁参加曲子盛会的感受吧

雷胜辉

宁德畲族歌舞团副团长

“这次我们带来畲族节目,现场的观众特别的热情,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节目是很受欢迎的。我们要以这一次的演出为契机,以后多创造机会,加深我们宁德和呼图壁之间的文化交流。我觉得呼图壁这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老百姓参与度也非常好。这样的文化节一届一届地承办下去非常有必要,而且也非常有意义,这一点呼图壁做得非常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要多深入田野采风,挖掘更多更好的传统的文化。”(文字来源:刘瑞雪 周鹏)

丘保铭

福建省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主任

“我们这次带来的节目是客家木偶表演《偶苑缤纷》,这个节目有我们原创的木偶茶艺、木偶书法,以及木偶弹古琴,给大家展示的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木偶世界。今天晚上节目品种多样,演员表现技艺精湛,也表达了我们各族人民文化融合的一个心愿。最重要感觉到呼图壁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非常重视,非常期待两地的文化交流。如果把新疆的文化能带入到福建家乡去演出,我们家乡会非常欢迎,对促进民族团结非常有意义。(文字来源:刘瑞雪 周鹏)

程君宝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馆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我感觉这一次亮点很多,从表演形式上、从组委会的组织上、从节目的选排和挖掘整理艺术的技艺方面,都是成果显著的。新疆曲子在守正创新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挖掘整理传统的曲目非常多,而且把优秀的都保留下来了,我们能看到它原始风貌,这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他们在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创新加入了很多不同的乐器,有民族的独特风格融入进来,曲子演唱在乐器方面丰富化,形成了独特的演出风格。我们通过这次展演交流,吸取其他班社演出的特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守正创新,把我们的眉户曲子传承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文字来源:刘瑞雪 周鹏)

汪晓惠

乌鲁木齐市文化馆新疆曲子团负责人

“我们很荣幸,政府能提供这样大的一个平台,请到了西安,还有援疆省市,昌吉七县的团队,有这么多的戏友跟我们在一块儿交流,一是能学习各个团队优秀的地方;第二要把我们团队带出来,开开眼界,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给他们也增加一些信心。回去以后,我们就多拍一些精彩的、原创的曲目,提高所有演员的技巧技能,也是让新疆曲子这个百年文化,继续传承弘扬,不要让它失传了。”(文字来源:刘瑞雪 刘玉洁)

关林森

伊犁州歌舞剧院退休干部、领队

“我们这次带来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秧歌,第一次参加我们呼图壁县曲子节,非常高兴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虽然观众听不懂锡伯语,但是对这个剧情特别了解,用锡伯语来演唱《张良卖布》,特别有特点,受到了观众热烈地欢迎和喜爱。希望这个文化节以后继续办下去,能邀请我们来参加,继续发扬我们的非物质文化。聘请像咱们玛纳斯和呼图壁、自治区高水平的老师到我们察布查尔县去,到我们伊犁去互相交流,给我们传授新疆曲子,办一些班来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文字来源:刘瑞雪 刘玉洁)

来源:呼图壁县融媒体中心

文稿:刘玉洁

图片:陶维明 马光元 穆亚丽

编辑:马 荣

校对:张 琴 徐承秀

责编:张军剑

审核:李 晓

监审:马 慧

邮箱:htbljl@126.com

0 阅读:0

山菡评社会[已注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