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的某个夜晚,新中国那时候的水利头头傅作义,走到了毛主席办公室的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毛主席像平常那样,非常亲切地迎接了傅作义。可出乎意料的是,傅作义一坐下来,开口第一句话竟是:“我犯了个大错。”
毛主席一开始有点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镇定地问傅作义,到底出了啥事儿。
傅作义稳了稳情绪,斟酌了下词句,然后认真地跟主席讲道:
我跟您说个事儿。平津战役打完后,因为我自己的一些原因,我把好多武器和电台藏到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现在我打算把这些都上交给国家,希望能得到国家的宽恕,毕竟我之前做的是不对。
私藏武器和电台那可是犯了大忌,傅作义心里头直打鼓,琢磨着主席铁定会狠狠收拾他一顿。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主席接下来讲的话,让他惊讶得不行。
毛主席琢磨了一会儿,然后很慷慨地对傅作义讲道:
没问题,那些家伙什儿和通讯设备要是对你有帮助,你就继续用着它们吧。
真没想到主席会这么大方,傅作义就忍不住问主席,为啥不趁机处罚他。主席只是朝他微微一笑,说:
我对以前的事儿不咋在乎,只要你眼下能跟国家站一边,共同建设咱祖国,心里明白现在的形势,给祖国出把力,那就是将功补过了。
听完这些话,傅作义心里头对主席那是满满的敬佩。他压根儿没想到,主席的度量能这么大,这让他更加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建设咱祖国。
傅作义过去是国民党里的大官,当他选择投降时,偷偷留下了武器和电台。这事儿显露出他心里的纠结,想要两边都留条后路。
为啥傅作义会被伟人的品格深深打动,以至于他决定把后半辈子都献给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呢?
1918年那会儿,傅作义完成了保定军校的学业,就直接去了阎锡山那里效力。
不过到了民国时期,晋军的战斗力真的是差劲儿,排在最后头,傅作义本人也常被拿来开玩笑,说他就像是个“做排骨菜”的大厨。
不过,傅作义麾下的晋绥军却是个特例。
傅作义真是个人物,西北军、中央军、东北军,就连咱们自己的队伍,都曾栽在他手里。这主要还是因为他带兵有方,管得严,而且愿意和士兵们一起经历风雨,共渡难关。
当连长那会儿,他每天都和士兵们一起出操锻炼,不管刮风下雨都不落下。有他亲自带头,士兵们个个都很主动,训练劲头十足。
当上营长没多久,他就把全营八百多名战士的名字都记在了心里,碰到谁都能直接喊出名字来。
多年来,傅作义一直和士兵们并肩作战,共同经历风雨,这让他赢得了士兵们的真心信赖。
他能把炮兵团的士兵训练得掌握步兵战术,还让这支炮兵团在全省的军事技能比拼中一举夺魁,带兵训练的能力确实不简单。
傅作义指挥作战,很有一套,他擅长把大批精兵集结起来,搞突袭战术。
而且,他主张步兵、骑兵跟炮兵得一块儿上,冲不上去就直接干大的,来场歼灭战。就这么着,傅作义的部队开始名声在外了。
北伐那会儿,傅作义带着一个团,死守一个小镇子。他就靠这点儿人马,硬是把西北军给扛了三个月。最后,愣是把西北军给逼退了。
那时候,大家都对傅作义赞不绝口,都说他“手握八个师,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在北伐战争那会儿,傅作义带着部队,像风一样急行军了六天,突然袭击了涿州。没多长时间,他们就把张学良手下最厉害的卫队旅给打垮了,顺势占领了涿州这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晋军的主力战败后,傅作义被留下来独自对抗敌人。他一个人带着部队,在涿州硬扛了整整三个月。等到子弹打光,粮食也吃没了,他才没办法,只好向张学良投降了。
张学良对傅作义特别看重,等奉军投靠了国府,他立马就让傅作义当上了绥远省的一把手,也就是省主席。
傅作义真是没让大家失望,绥远那边匪患猖獗得很。他一接手,短短1年内,就把好几万匪徒给收拾了。不仅如此,他还忙着搞水利、发展经济,硬是把绥远给稳住了。
以前,日本人和绥远一带的土匪有勾结,他们在绥远搞了个日本情报站。但傅作义出手,把绥远的土匪问题给解决了,这样一来,日本人在绥远的计划就泡汤了。在傅作义的治理下,绥远还变成了国民政府的重要粮食产地。
这让傅作义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于是,傅作义就成了国民政府的一名“员工”。
抗战一开始,傅作义就凭着一股子巧劲儿,用突袭和围攻敌人的援军这些招数,在武器不如日军的情况下,愣是在1939年把包头给抢回来了。可遗憾的是,因为国民党其他队伍的配合实在不给力,包头最后又让敌人给夺了回去。
但对于国军将领而言,这个战斗成果已经算是相当“出类拔萃”了。
最终,傅作义因为在抗日战争期间成功经营河套地区,抗战结束后,他被誉为“华北王”。
傅作义,原本只是个在晋军里摸爬滚打的“小兵张嘎”,就这么一路打拼,从国民政府的“上班族”摇身一变成了“合伙人”。
傅作义这人,带兵挺有一套,而且他管理的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都搞得不错,这和其他那些国府的“大官”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从国家的重要出资人到后半生成为国家建设的其中一员
1949年1月份,辽沈战役打完之后,天津也随之被解放,这样一来,北京就成了孤零零的一座城。
傅作义心里明白,国民党已经走到了尽头,所以他主动找上我军进行商量,最后选择了投降,这让北平得以和平地摆脱战乱。
但傅作义虽然选择了投降,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却始终没消。
他察觉到国民党靠拢美国,心想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怕就要来了。
在决定投降之前,他跟手下兄弟们讲,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得把兄弟们安排到河套那边去开垦农场。等哪天要打仗了,大家伙儿就能立马扯旗子响应。而且啊,河套那块地还能成为咱们反攻时候的大粮仓。
他就自告奋勇说要去弄水利项目,不过心底里其实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呢。
抗美援朝一开始,傅作义就琢磨着,这刚成立的新中国,咋可能挡得住美国那些厉害的飞机大炮呢,他心里头又开始嘀咕起来。
可朝鲜战场的风云突变后,带兵打仗多年的傅作义很快就察觉到了形势的不对劲。
他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那以后,他的想法完全变了,不再想着两边都讨好。
傅作义拿定主意后,就直接去找毛主席,把自己偷偷藏着的武器和电台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
不过傅作义压根没想到,毛主席不仅没对他发火,反而宽宏大量,让他自己“留着东西以后再用”。
说白了,主席展现出的那份宽容,就是新中国的自信所在:如今的新中国,早已不是单靠几件武器、几个广播站就能撼动的老样子了。
傅作义被主席那出众的人格力量和新中国的雄厚实力深深打动,从此他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水利建设工作中。在水利部,他勤勤恳恳,不辞辛劳,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1962年那会儿,傅作义因为心脏不好,国家就安排他到广东去养身体了。
不过,傅作义没选择休息,他转而开始调研广东的水利工程,每次都是吃了药就直接上堤坝查看。
1963年的时候,河北省碰上了超级大的暴雨,傅作义直接跑到抗洪救灾的最前线,他动手调整水利设施,还自己上阵指挥怎么救灾,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总算是挺过了这场大洪水。
1974年那会儿,傅作义身体不好,躺在医院床上,但心里还是放不下北方的天灾。只要有人来探望他,他就一定会问起那边灾情咋样了。
同年4月19号,傅作义在北京离开了人世。
傅作义前半辈子,主要是靠管理军队打下的基础。尽管他在国民党里地位挺高,但他心里一直很清楚什么是民族大义。
傅作义的后半生,一直都在国家建设的重要时刻默默付出,他勤勤恳恳,不计较个人得失,最终把后半辈子都献给了国家的建设。他的这些贡献,真是让人没法忘记。
傅作义前半辈子走错了路,跟错了团队。到了后半生,他也曾有过迷茫,心里打过小算盘,想藏着武器和电台,在国民党想要重回大陆时,给自己留个后路。
他心里头那点子念头,说白了就是不太相信新成立的中国,对我党也还抱着点疑问。
傅作义觉得,国民党因为腐败被中共击败,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要是说装备远不如人的人民志愿军,去跟当时全球最强的美军较量,那简直就是往火坑里跳。
这也是那时候不少归顺我党的“国民党老一辈人士”一致的看法。
例如张东荪,他瞅见朝鲜开打了,心想咱们的人民志愿军打不过美国,然后就自暴自弃,干起了给美国送情报的间谍活儿。
但傅作义显然没搞懂我军为何能取得胜利的真正缘由。
傅作义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都立下了大功,他对士兵要求严格,训练有素,并且主动研究八路军的打仗方法。不过,他始终没能领悟和掌握我军最核心的一点:那就是军队和老百姓是一条心。
八路军每走到一个地方,就会在那里建起我们的“信息点”,让这些村庄变成抗日战场上的“眼睛”和“大本营”。它们就像我们的“探子”一样,收集情报,同时也是我们稳固的“后盾”。
傅作义没搞懂“人民战争”到底有多关键,他还小看了人民志愿军守护家园的那股子倔强劲儿,以及党给咱军队带来的那股子精神气儿。
尽管他和不少国民党老前辈都搞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但事实就摆在眼前,明明白白的:面对着比自己强大许多的美军,中国志愿军愣是把美军给打败了,甚至把美军逼得坐回了谈判桌前。
傅作义这时心里头彻底透亮了,他深刻体会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早已甩掉了被欺负的老帽子,跟过去那个苦难的旧中国大不一样了。
所以他从心底认同新中国,才会自愿向毛主席承认自己的过错。
一个国家只有变得强大,老百姓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国家的发展拼尽全力。
傅作义心里头,那股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和骄傲,一直伴随着他后半辈子。他就算身体不舒服,也硬撑着站在抗洪救灾最前头。快不行的时候,心里还惦记着祖国的灾情呢。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打心底里相信新中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