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保健品的宣传方式层出不穷,而且被吹嘘得功效多种多样。学生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当的人群,他们容易被夸大的某一功效忽悠,结果花了一堆冤枉钱。
据有关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48%老年人购买的保健品主要功效为营养补充,36%老年人所购买的保健品功效主要是传统滋补,此外购买的保健品主要功效为疾病养护、改善睡眠、调节内分泌失调以及美颜塑性的老年人占比分别为32%、16%、12%和4%。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在利益面前,部分商家夸大宣传商品功效事件屡屡出现,这些似是而非的不实信息违背科学、背离事实,长期误导人们的认知,甚至对健康造成伤害。
其实,很多所谓的健康食品都是“骗人的伪科学”,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它们的真实面目。
1、红糖: 补血是不可行的红糖是一种常见的糖类,常常被宣传为具有补血等神奇功效。然而,实际上红糖与白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红糖的原料来源与白糖相同,都是甘蔗或甜菜。红糖在制作过程中会进行脱色处理,因此其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相对白糖要更多一些,但这种差别微乎其微。
尽管红糖比白糖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其具有补血等神奇功效。事实上,红糖中所含的铁元素非常有限,想要通过红糖来补血是不可行的。而且,摄入过多的糖类,还会可能增加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

海盐、湖盐、井盐、竹盐、岩盐等,其主要区别在于来源,但是经过处理后最终得到的成分都是氯化钠。
虽然大颗粒盐的提纯度可能相对较低,也可能含有更多的矿物质,但与精制盐相比差异不大,加上每天的盐摄入量一般都很少,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高盐饮食是全球饮食相关死亡因素的头号杀手。控制每天的盐摄入量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据研究,每天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但目前全球平均每天盐的摄入量达到了9克以上。
3、红酒:无论酒的品种有多少,只要是含有酒精的饮品,都对人体有害,红酒也不例外。
至于红酒中的白藜芦醇,目前研究也只是“可能对健康有益”,并且在花生、葡萄、桑葚、蓝莓等食物中也广泛含有,并非红酒专属,完全有更加健康的摄入途径。
所以,我们不应该用“红酒对身体有好处”的理由来过量饮酒,毕竟酒精对人的身体影响是无法避免的。
另外,喝红酒也是需要控制数量的。一般来说,成年女性每天最多饮用一杯(150毫升),成年男性最多两杯(300毫升),而且最好不要每天都饮用。

白粥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物,对于身体虚弱、消化系统出问题的人来说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白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胃”食物,也不建议常年大量食用。
因为它的营养成分单一,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物质,如果仅靠白粥来满足营养需求,会影响身体健康。
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呢?当然,这句话的前提是每餐摄入的营养均衡、且食材新鲜,营养分配合理,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因此,白粥也不例外,它只应该是我们饮食中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主食。
最后,我还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由于白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会使血糖升高,所以需要控制食用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
高钙奶:并不比普通牛奶有用在购买牛奶时,我们经常会看到高钙奶,其价格比普通奶高出许多。然而,据营养师介绍,高钙奶只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为地添加了一些钙,从而使奶中的钙含量更高。
实际上,普通牛奶中的钙为乳酸钙,吸收率较高,而高钙奶中添加的钙是碳酸钙,吸收率较低。因此,即使喝了高钙奶,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吸收其所含的钙成分。实际上,普通牛奶所含的钙质已经足够满足人体需要!

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相信一些听起来很有吸引力的“养生推荐”。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饮食和保持营养均衡,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