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汽车市场竞争啊,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以为站稳脚跟就万事大吉了?那可不一定。就拿问界汽车来说吧,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是咋回事呢?咱今儿就好好唠唠这事儿。
问界汽车啊,那可是背靠华为这棵大树好乘凉,在新能源的赛道上一度备受瞩目。赛力斯借着和问界合作的光,那业绩也是蹭蹭往上涨。2024年的时候,赛力斯营收同比增长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近五年来净利润首次扭亏为盈。这问界呢,也是多次在单月销量上超理想汽车,当时大家都觉得这问界啊,妥妥的销冠有力争夺者。
可这好景不长啊,2025年开始,问界的月销量就像坐滑梯一样,一路下滑。你看啊,4月1日各车企晒销量成绩单的时候,赛力斯和问界都没发布数据,后来一看产销快报,2025年一季度赛力斯汽车销量超4.5万辆,同比下滑46.31%。3月的销量约1.37万辆,同比下滑45.19%。在2025年3月新造车月销排行榜上,零跑汽车反超理想汽车夺得月度销冠,理想汽车排第二,问界直接被挤出第一梯队了。
问界在售的M5 Ultra、M7、M9三款车型,以前M7车型销量占比较高,M9也逐渐有了规模效应。但2025年前两个月,M7和M9的销量都下滑了。问界M9车型在2024年11月和12月的销量均超1.6万辆,1月和2月的销量分别约1.25万辆和5242辆;问界M7在2024年单月销量能迈过万辆关口,可1月和2月都没做到。为啥呢?外界觉得啊,一是2024年底提前透支了销量,二是消费者都在观望等着新车型上市呢。好不容易2025年3月新款M9与M5 Ultra上市了,可国内车市变化那么快,这两款车能不能稳住局面,还得打个问号。
而且啊,2025年问界面临的挑战可不止这些。智能化和价格战这两个关键词,把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搅得天翻地覆。以前问界是打出“华为智驾”这个先手棋迅速出圈的,可现在华为的“光环”都开始褪色了。为啥这么说呢?你看这汽车智能化竞争多激烈啊,而且除问界外,鸿蒙智行还相继“孵化”了智界、享界、尊界这些品牌。这就好比以前只有一个孩子是重点培养对象,现在又多了几个,资源得重新分配啊,问界也就不能独享“华为智驾”这个优势了。
2025年2月,车企之间的“智驾大战”那叫一个激烈。比亚迪发布新智能架构,连7万元级车型都用上智驾系统了。还有吉利、小鹏等好多品牌都提出了“智驾平权”的计划。以后高阶智驾会越来越普及,问界在这方面和其他品牌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而且价格战也在打响,特斯拉、蔚来这些车企都在降价,问界在价格方面也有压力了。
问界下滑的背后啊,其实是车市格局在变。2025年以来,新能源车企价格战还在继续,智能化和智驾下放也成了竞争主题。以前那种先竞争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规模化效应达成后,技术之外,服务质量、产品质量都是竞争点。你看,2025年3月小鹏、理想等车企销量都超3万辆,小米、岚图等车企也在冲击3万辆,大家都在拼命往前跑。
就拿我身边一个朋友来说吧,他本来想去看看问界汽车,可最近就听说这问界销量不好,智能化优势也没那么大了,价格战还那么激烈,他就想啊,这车是不是有点不靠谱啊,最后就打算再观望观望。这其实也反映了很多消费者的心理,大家都想花合适的钱买个性价比高的好车。
对于车企来说,这竞争越来越激烈,得赶紧想出应对的办法。就拿问界来说,得在价格、智能化、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这些方面下功夫。怎么下功夫呢?得拿出切实可行的竞争策略。其他车企呢,也得抓住这个机会,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你看啊,这新造车的赛道就像一条高速路,以前问界是在快车道上一马当先,现在可不行了,其他车都快追上来了,都在你追我赶的。这竞争态势就是“不进则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车企们要是不赶紧调整,说不定就会被淘汰了。就好比爬山,你要是走慢了,别人就超过你了。
问界曾经的优势在于背靠华为,有技术生态的支持,有自己的特色卖点。可现在其他车企也在发展技术,智能化技术也在普及,这就给了问界很大的挑战。但挑战和机遇总是并存的,问界能不能重新找回状态,能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杀出一条血路,就看它能不能做出改变了。
毕竟,这汽车市场的变化太快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的销冠说不定明天就被超越了。所以啊,不管是问界还是其他车企,都得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进步,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