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炒股的文章《我和小明》为何能成为众多交易者的精神图腾?

大卫商道 2025-03-18 21:36:38

最近交易不顺,还是做不到心无旁骛、跟机器人一样严格执行。符合模式的犹豫不敢买,盘中看见很不错但不是模式内的却胡乱出手,虽然没亏多少,但是感觉很不好受,于是专门拜读了退学大神的文章《我和小明》。

退学炒股的文章《我和小明》之所以被广泛膜拜,主要源于其对交易者心理的深刻剖析、对人性弱点的真实展现,以及通过自我对话实现成长的方法论。文章以“小明”这一虚拟形象象征作者内心的贪婪、恐惧、懒惰等负面交易心理,通过自我对抗的过程揭示了职业交易者的核心挑战——战胜自己。

文章以近乎“精神分裂”式的自我对话(将“小明”作为另一个自我),赤裸裸地暴露了交易者的心理弱点,如踏空焦虑、盲目追涨、拒绝止损等。这种真实感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尤其对经历过类似挣扎的投资者而言,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退学炒股本人从大学退学、多次爆仓的底层草根,通过自我修正最终实现资金从5万到千万的跨越。这种“普通人逆袭”的叙事极具感染力,成为许多交易者的精神图腾。

文章不仅记录具体操作,更提炼出普适的交易哲学,如“慢即是快”“操作与盈利分离”等。这些观点突破技术层面,直指交易本质,被视作“心法”级别的指导。

通过将负面心理拟人化为“小明”,作者构建了一种自我监督的机制。这种“分裂式反思”帮助交易者客观审视自身行为,成为心理训练的经典案例。

一、值得普通人借鉴的核心点:

1. 交易心理的驾驭

克服情绪化操作:强调“踏空心理”“连续成功后的自负”“大亏后的报复性交易”是三大危险情境,需通过空仓、分仓等方式保持理性。

对抗即时满足:指出“不能空仓”是多数人亏损的根源,真正空仓是“随时准备下单却克制冲动”的状态。

2. 风险控制与纪律性

错了就割:将操作与结果分离,止损不因“割完上涨”而后悔,而是基于策略的严格执行。

拒绝庄股与盲目跟风:明确反对依赖庄股、技术指标或“大神推荐”,强调独立判断的重要性。

3. 成长路径的反思

四步修正法:放慢脚步→保持平和心态→理智决策→学习反思。这一框架被广泛引用为交易者的进阶指南。

时间管理的觉悟:职业交易者需利用非交易时间学习宏观经济、行业政策,而非虚度等待开盘。

4. 性格与格局的塑造

天赋是性格:理想的交易性格包括失利时乐观、得利时不骄、冷静克制、好胜心适度。

格局决定高度:小成靠运气,大成靠格局,需超越短期盈亏,聚焦长期模式优化。

二、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1.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交易的本质是与自己博弈。通过记录交易日志、模拟“小明式对话”,可更清晰地识别自身弱点,如过度交易或恐惧止损。

2. 模式化交易的构建

退学炒股从“乱做”到形成打板、低吸等模式的过程表明,稳定盈利需依赖可复制的策略,而非随机操作。

3. 风险与生活的平衡

文章多次提到“职业交易者的压力”,尤其是资金全押时的心理扭曲。普通投资者应避免将全部身家投入,保持生活与交易的边界。

4. 长期主义的坚持

作者强调“十多年的股龄可能不及别人两年的水平”,突显持续学习与深度思考的必要性,而非机械重复交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真假未知,切勿盲目听从

三、最后总结:

《我和小明》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交易智慧,更在于它揭示了投资是一场与人性斗争的修行。它提醒投资者:真正的对手不是市场,而是内心的“小明”,即自己本人。这种对自我弱点的直面与修正,使其超越普通技术分析文章,成为交易心理学的经典文本。对于追求长期稳定盈利的投资者,此文值得反复研读,并结合自身实践内化为交易体系的一部分。

1 阅读:18

大卫商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