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泗洪高铁北站
为核心的高铁新城板块规划
备受关注
近日
泗洪县高铁新城概念规划和核心区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批后公布

据悉,《泗洪县高铁新城概念性规划》《泗洪县高铁新城核心区详细规划》《泗洪县高铁新城城市设计》于2025年3月17日取得泗洪县人民政府批复(洪政复〔2025〕11号)。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批后公布。
01规划范围
项目范围包含概念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核心区详细规划三层次。
概念规划范围:约3.1平方公里,北至合新高速铁路、东至 X151,南至现状沟渠、西至 G235。
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以泗洪高铁站南侧临近区域为设计范围,北至规划连接公路、南至前 老线、东至小刘庄干线道路、西至前老庄西侧道路,总面积约1.62平方公里。
核心区详细规划范围:以泗洪高铁站及南侧临近区域为设计范围,北至合宿新铁路、南至前老线、东至小刘庄干线道路、西至前老庄西侧道路,总面积约1.81平方公里。

02战略路径与发展导向
1、站城一体,衔接南部主城,构建站城缝合、尖端跃迁的空间骨架。梳理城市南北向发展轴的主脊脉络,基地正是城市逐步向北发展自然组织生长下的产物。联系城市南北带状发展结构,塑造城市北部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两路一河”重要功能轴线。构筑城市南北向带状发展结构,即未来基地组团-经开区组团-城北组团-老城组团,呈现带状发展结构。
2、版块协同,充实内部组团与区域资源整合、扬长补短的功能组织。整合区域资源,重点链接区域产业、文旅两大核心资源,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北部高铁枢纽引领的产创文城乡 “综合体”。链接合肥新站高新区前沿产业,吸引南京、苏锡常都市圈创新服务人群;与南部工业集中区生产制造能力形成优势互补,串联服务梅花、归仁、金锁等乡镇经济。文旅服务方面,与顺山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动,通达洪泽湖、烈士陵园等文旅标志性地区;呼应西北部农业生产空间,少数民族聚居村,水库资源等,提升乡村生活休闲体验。
3、精致营城,突出山水田园间人文环绕里空间意向,“小城小站” 精致发展模式。传承泗洪遗韵,“小而精”田园城市营城组织方式。围绕“水”、“园”、“城”特色功能,塑造“水景园区-聚落”的 “小城小站” 图景,构建地域基因长成的未来新城。
4、面向未来,遵循人群“高度复合+社群聚落”特征,引导功能复合的聚落样板。对五类人群进行需求和空间供给分析,引导形成四大功能复合的空间聚落。基于人群需求,总体形成科创孵化、商业会展、生态展创、社区生活四个空间聚落类型。
03功能组织
重点围绕外部城乡空间一体化,着力把握城乡融合、城镇共享、文旅协同、生态景观连续的设计重点:高铁片区外围5公里范围内主要集聚形成生活、文化、生态、产业等功能集聚区。构建以高铁核心区为中心的、高铁外围集散发展的圈层式聚落单元形式,链接区域资源形成发展合力。规划引导形成五个主要功能组团:
创新功能组团:商务共享园/文体服务、科研创新与技术咨询平台、产创融合中心;
众创智造功能组团:前端众创孵化/新型产业空间、新型产业空间、中小企业联合办公空间;
智造园区组团:包含新型工业楼宇、都市工业园区;综合服务组团:商业娱乐、商业服务、文化宣传、居住与生活服务;
创新功能组团:面向高端产业服务,提供核心商务、科创技术咨询平台。

04目标定位
1、总体目标
泗洪高质量创新发展新基点。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枢纽、环湖生态水乡新门户、泗洪中轴北部新引擎。
2、规模目标
人口规模:片区人口规模达1.5-1.8万人,人口密度控制在1.15万人/平方公里内。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规模为181.42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75.45公顷,占比96.71%;非建设用地(水域)规模为5.97公顷,占3.29%。
05空间结构
总体规划结构:A形骨架、一心四片。
建设一条产业发展轴:植入创新研发、商业服务配套,促进高端产业升级;建设一条生态文化轴,沿早陈河发展生态文旅、商业休闲服务,加强与主城的联系;建设一条站城服务轴,衔接产业发展、商业商务、文化交流、康养居住等功能,提供更高品质的站城服务。
空间功能形成一心四片格局:一心即站城中心,承载新城门户展示及文化休闲、商业商务服务的核心功能;四片包括以站城中心辐射形成的技术创新组团、众创服务组团、智造园区组团 、乐享生活组团四大功能片区
06土地利用
1、用地总体布局规划总用地面积共181.42公顷。其中规划城乡建设用地175.45公顷,占规划范围总面积的 96.71%,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等。
2、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总规划面积9.88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5.63%。其中:商住混合用地面积为9.02公顷;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0.86公顷。
3、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12.7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7.25%,其中:机关团体与商务金融混合用地面积为3.95公顷,为规划游客集散中心与会展博览中心;机关团体与研发设计混合用地面积为5.76公顷;文化用地与商业商务混合用地面积为1.89公顷;体育用地与商业商务混合用地面积为1.12公顷。
4、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2.85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18.72%。其中:商业用地面积4.15公顷;研发设计用地面积16.12公顷;商业用地与娱乐康体混合用地面积为1.86公顷;商业商务混合用地面积为10.47公顷;其它商业服务业用地为0.25公顷。
5、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40.73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23.21%。其中:新型工业用地面积为21.05 公顷;新型工业与研发设计混合用地19.68公顷。鼓励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建设高品质产业空间。
6、交通运输用地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41.7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23.78%。其中:城镇道路用地32.08公顷;交通场站用地9.64公顷。
7、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公用设施用地面积0.33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0.19%。其中:排水用地0.12 公顷;环卫用地0.08公顷;消防用地0.13公顷。
8、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面积为26.4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15.06%。公园绿地:规划公园绿地面积为20.7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3平方米。河道两侧布置滨水绿地,规划绿地控制在每侧10米。防护绿地:规划防护绿地面积为4.23公顷,沿建设北路北延线设置不少于30米的防护绿地,公用设施外围设置不少于10米的防护绿地。广场绿地:规划广场用地面积为1.45公顷,布局于站前湖沿岸。
9、留白用地规划留白用地10.81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为6.16%。
10、非建设用地规划区内非建设用地5.97公顷,为河流水面用地,占规划总用地面积比例为3.29%。

07综合交通
本区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个等级。快速路:规划1条纵向快速路,道路红线宽度按45米进行控制。主干路:规划3条主干道,纵向1条、横向2条。规划通济大道道路红线宽度按40米进行控制,其他主干道宽度均为32米。次干路:规划4条次干路,纵向2条、横向2条。道路红线宽度均按26米进行控制。支路:红线宽度按18米进行控制。规划泗洪北站综合客运枢纽为集铁路客运、公路客运、城乡客运、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并预留相关用地,可根据施工情况调整。规划加油加气站1处,位于万全路虞山北路交叉口东南角,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08配套设施
街区内规划地区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一处,为会议博览与旅游服务中心。
独立占地的交通设施共一处,为泗洪高铁北站。其它独立占地的配套设施共四处,包括一处加油加气站、一处消防站、一处垃圾转运站、一处污水提升泵站。按照城市黄线的管控要求执行。
其它各类非独立占地设施共有五处公厕、两处10kv开闭所,作为刚性控制内容,位置可以作为弹性控制内容,允许在街区范围内合理调整,但应符合合理的服务半径和建设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