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有解放军使用63式107毫米火箭炮的视频。虽300毫米、122毫米火箭炮已批量装备,但部分部队仍用107毫米火箭炮。三者口径、作战模式差异大,今探讨此事。
首先,探讨火箭炮口径。各国军队按需装备不同口径火箭炮。解放军以大口径的03式(12管300毫米,射程约150公里)和新一代191型(兼容300毫米、370毫米、750毫米口径)火箭炮为主。
解放军部队能按需混合装填弹药,除大口径火箭炮外,还装备122毫米火箭炮作中距支援。自八九十年代,先后列装89式、90式122毫米火箭炮,2010年后增配PHZ-11、PHL-11型火箭炮。
解放军火箭炮主口径有122毫米、300毫米,射程40—50公里,兼容多弹种。美军M270型、海马斯火箭炮口径统一为227毫米,射程70公里以上,但近年也面临重大问题。
因缺乏其他口径火箭炮,打击低价值近距离目标需用昂贵227毫米火箭弹,不划算。2025年,美国开始研发121毫米中等口径火箭炮,思路近似解放军。未来美军或将同时装备121毫米与227毫米火箭炮。
与解放军理念相近,各国火箭炮使用模式各异。口径方面,俄罗斯新一代采用220毫米而非300毫米,朝鲜则推出170毫米、240毫米等特色口径,差异显著。
网络上出现了解放军使用63式107毫米火箭炮的视频。在300毫米、122毫米火箭炮已大量装备的情况下,部分部队仍使用107毫米火箭炮,引发好奇,这究竟是何原因?
首先,63式107毫米火箭炮源自解放军曾装备的两种63式火箭炮。其中,130毫米型已全部退役,而107毫米型至今仍在使用,原因在于其独特价值被持续认可。
63式107毫米火箭炮定型于60年代中期,至今已60年,与父辈同龄。它采用12管布局,弹重18.8公斤,射程8.5公里。虽不及122毫米火箭炮,但107毫米火箭炮仍有其独特优势。
该火炮因轻量、易用、装填简便,适于海军陆战、空降及山地部队。其炮弹仅重18公斤多,便于手动装填,操作简便。在全球游击战中,我国107毫米火箭炮等被誉为“三大神器”之一。
解放军为何仍用107毫米火箭炮?因其10公里内覆盖广、打击密。虽已有122毫米、300毫米火箭炮,但多配炮兵营、连。特殊任务部队需快速火力,107毫米炮更为适宜。
此期间,部队处境危急。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及陆军山地部队直接装备107毫米火箭炮,便于快速机动。且能自主完成10公里内火力覆盖,无需依赖炮兵支援。
解放军部队虽沿用107毫米火箭炮,但弹种及信息引导方式已升级。2024珠海航展展示了多种弹种,可根据需求快速配置。同时,信息引导能力也在全面强化。
107毫米武器已实现米级精度制导,远超八九十年代水平。2020年代,解放军老旧装备如66式152毫米榴弹炮、歼7战机、053H3型护卫舰,在体系加持下战斗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