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德州富豪梁希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但一代传奇人物的故事将永留人间。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这一品格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出身贫寒的他,在事业取得成就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

转身为梁锥村投资4200万元,盖上了136栋联排别墅楼,使得全村的几百口人都住上了花园式楼房。

说道,梁希森的发家史,可以是从讨饭小子到亿万富翁的蜕变。

早年的他过的非常的艰苦,因为吃不饱而离开家讨饭,后来通过打铁谋生,17岁的时候成为锻工。

贫寒的家乡和少时坎坷的经历,并没有打垮他,反而造就了他一副聪明的头脑和坚毅的性格。

随后的他先后创办了面粉厂、钢构公司等企业,后面又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
要说让他人生发生转折的还要属购买玫瑰园别墅了。

当时的梁希森以个人出资拍卖下玫瑰园之后,北京市宣布不再审批别墅,随即玫瑰园成为北京最后的别墅群。

值得一提的是,00年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他手上的玫瑰园别墅群一下子炙手可热了起来,趁此赚了一笔。
梁希森也由此一战成名,名字开始在房地产界熟知。

不过,这与他之后所做的事情相比,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
在利用玫瑰园项目大赚一笔之后,他开始把视线投向了自己的家乡。

先是出资建房,然后让家乡的村民到他集团旗下的公司工作。
在他的公司,繁殖、培育乳牛、育肥等容易赚钱的项目都让给村民做了。

反而公司在加工过程和延长产业链上面苦下文章,形成了“养牛-牛粪产沼气-沼气发电-废渣种蘑菇-蚯蚓养殖”的产业链。

不少的人成为产业工人,不仅可以拿到丰厚的薪水,还可以享受福利和保险待遇。

虽说在05年“胡润富豪榜”上,梁希森名列66位,身家20亿元。

但这位农村出身的地产大亨却在最能赚钱的时候。转向了耗时长、花费多并且见效缓慢的农业行业上,开始培育起了脱毒的马铃薯。

尽管马铃薯的市场巨大,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产业,但是想做却难上加难。

他甚至卖掉房子关了4家公司,来筹钱投资在马铃薯产业上,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培育基地,推动了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被称为“土豆大王”。

而梁希森还曾入选“乡村振兴人物榜”,事迹被《面对面》等栏目专题报道。
他以“共同致富”为理想,曾说过:“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带领全家富才有意义。

如今,故人已离世,但他做出的贡献,将永远留在时间的长河上。

生于农村的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家乡,而他的葬礼也将于3日在梁锥村举行。
梁希森先生一路走好!
参考信源:百度百科:梁希森

澎湃新闻: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央视网:【乡村振兴人物榜】上榜人物——梁希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