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茶
编辑|青茶
前言在全球金融体系的棋盘上,美国国债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如今美国正站在债务悬崖的边缘,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悄然逼近。
2025年6月,将有高达6万多亿的美债到期,以美国政府如今的情况来看,如果不发行新债的话,已经是很难还上这笔美债了。
这对中国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如果中国掐准时机抛售美债的话,或将直接引发美国崩溃!

回首2000年,美债规模不过5万多亿美元,到了2017年,也还在20万亿美元以下。但近年来,美国政府毫无节制地举债,使得美债规模急剧膨胀。
到2025年,美债规模已突破36.6万亿美元,而美国2024年的GDP还不到28万亿美元,债务规模远超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更是难以支撑债务支出。
2024年美国财政收入4.92万亿,支出却高达6.75万亿美元,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
2025年情况更不容乐观,仅过半年赤字就已攀升至1.32万亿。为了维持政府运转,美国每月至少要售卖7000多亿美债,平均每天的任务就是200-300亿美元。这一疯狂的债务扩张速度,就像是一辆失去控制的列车,正朝着深渊疾驰。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稳步减持美国国债,从曾经的美债持有大国逐步降低持仓规模。尤其是在关键节点,中国的抛售行为更是给美国敲响了警钟。
2025年4月,中国单月抛售573亿美元美债,这一精准的操作,直接导致3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5%,创下198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一“精准爆破”让美国财政部如坐针毡,当月美国3年期国债拍卖遭遇冷场,交易商被迫吃下20%的份额,融资成本瞬间飙升1.2%。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抛售美债对美国的融资成本产生了巨大冲击,美国政府长期依赖发行国债来维持财政支出,当中国等主要债主抛售美债时,市场上美债供应大幅增加,而需求却没有相应跟上,这就导致美债价格下跌。

为了吸引投资者购买国债,美国政府不得不提高国债收益率,也就是提高借钱的成本。这对于原本就深陷财政赤字泥潭的美国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债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基石,其波动影响深远。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使得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大幅提高,许多企业的融资计划被迫搁置,房地产市场也受到重创,房价下跌,居民财富缩水。
股市也难以幸免,投资者信心受挫,大量资金从股市流出,导致美股大幅下跌,市场一片恐慌。
不仅如此,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其地位与美债的信用紧密相连。中国的抛售行为引发了其他国家对美债安全性的担忧,一些国家开始跟风减持美债,加速了“去美元化”的进程。
这使得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通过美元霸权收割全球财富的能力也受到了削弱。

面对美债到期的巨大压力和中国抛售美债的举动,美国政府陷入了极度焦虑之中。曾经在全球金融市场呼风唤雨的美国,如今却被债务问题搅得焦头烂额,仿佛一只被困在网中的猛兽。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美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在货币政策上,美联储不断释放鹰派信号,试图通过维持高利率来吸引投资者购买美债。
然而,这种做法犹如饮鸩止渴,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提高美债的吸引力,但长期来看,高利率会进一步加重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让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困境。
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政府一方面试图削减开支,减少财政赤字,但这一举措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阻力。许多民生项目和军事开支都是美国政府难以割舍的,削减这些开支可能会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政治动荡。

美国财长耶伦多次表示希望与中国进行对话,寻求中国在美债问题上的支持。
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却依旧采取强硬态度,一边寻求中国的帮助,一边又在贸易、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让中国难以信任美国,也使得美国的外交努力收效甚微。
中美在美债问题上的博弈,绝非简单的经济行为,而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的全面较量。
美国长期以来凭借美元霸权在全球推行其政治意志,通过经济制裁、贸易霸凌等手段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
美债作为美元体系的重要支撑,成为美国维持霸权的关键工具。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
在美债问题上,美国一方面希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债,为其债务融资提供支持,以维持美国经济的运转;另一方面,又在政治上对中国进行打压,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不断挑衅,试图迫使中国在经济上做出让步。
中国抛售美债,既是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不满和抗议,也是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必要举措。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和稳定的经济增长。
中国抛售美债,不仅是为了规避美债风险,也是为了优化自身的外汇储备结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
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债危机的爆发,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全球经济格局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债一直被视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锚”,其收益率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全球资产的定价。如今美债市场的动荡,让全球投资者陷入了恐慌,纷纷重新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大量资金从风险资产撤离,转向黄金、日元等避险资产。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进口国,其经济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全球贸易的需求和供应。许多依赖对美出口的国家,如中国、日本、德国等,出口企业订单减少,面临着产能过剩和利润下滑的困境。
而美国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可能会进一步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这无疑会加剧全球贸易摩擦,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面对美债危机,一些国家开始加速减持美债,如中国、日本、英国等,这些国家的减持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美债市场的压力。
同时,许多国家也在积极推动“去美元化”进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俄罗斯在与欧洲国家的能源贸易中,大力推行卢布结算;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合作,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
印度、巴西等国家通过加强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吸引更多的国内和国际投资,降低对外部资金的依赖。
而欧洲国家则在积极推动欧元区的改革,加强财政一体化,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试图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中国抛售美债,绝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随着美债风险的不断积聚,中国通过减持美债,能够有效降低外汇储备的风险敞口,保障国家财富的安全。
中国抛售美债,也是对美国一些不合理政策的有力回应,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
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美债危机的爆发也为全球经济敲响了警钟。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政策和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寻求更加多元化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将继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中国有望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引领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