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六张王牌未出手,特朗普一改强硬态度,主动服软释放和解信号

恒南情情 2025-04-20 09:51:27

文|青茶

前言

当地时间4月17日,一则消息震惊了世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面对记者时,一改往日强硬的态度,表示自己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

他的理由是,过高的关税可能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他还称“关税加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不会购买商品了”。

特朗普甚至暗示,他不仅不想让关税再提高,甚至不想让关税停留在现有水平,可能还想降低关税,并且乐观地表示,在一个月内或许就会和中方达成协议。

大家都在猜测,特朗普这一系列言论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考量?

特朗普乱拳出击,中方强硬反制

回顾这场贸易摩擦,特朗普政府就像一个疯狂的拳击手,对华连打关税乱拳。

从最开始的试探性加征,到后来不断提高关税,其税率之高令人咋舌,一度加到了245%。特朗普以为凭借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就能迫使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妥协,按照他的意愿行事。

但他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底气。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无理挑衅,中方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以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行动进行反制,用实际行动阐明了“奉陪到底”的深刻意义。

中方先是拒收波音客机,这一举措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民航市场和美国经济领域掀起惊涛骇浪。

波音公司作为美国制造业的巨头,对美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作为其重要的海外市场,这一订单的流失对波音公司的营收和股价产生了巨大冲击,也让特朗普政府感受到了中方反制的力度。

同时,中方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并将目光转向南美供应商。美国农业长期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大量的农产品如大豆、玉米等原本销往中国。

中方的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农民手中的农产品滞销,价格暴跌,农民们叫苦不迭,怨声载道。他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纷纷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表示不满,这也给特朗普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国内压力。

中方新增7种稀有金属的出口管制,更是让五角大楼都束手无策。

稀有金属在现代工业、高科技产业以及国防军工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作为这些稀有金属的重要供应国,出口管制措施让美国相关产业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其产业的正常运转,进一步打乱了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盘。

中方六大王牌威慑,未动已显威力

就在特朗普释放和解信号的背后,是中方手中六大王牌所形成的强大威慑力。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早在4月16日就发表文章指出,一系列非关税限制措施正成为中方对美反制的重要选项。

除了已经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反垄断调查和扩充不可靠实体清单外,中方手中还有六张“底牌”尚未打出,这些底牌一旦亮出,对美国经济和相关产业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首先是在服贸领域采取限制措施,美国对华服务出口涵盖知识产权许可、教育服务、旅游、金融服务、影视与娱乐产业、商业与技术服务等多个重要领域。

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最大的逆差来源地,2024年对华服贸顺差达2941亿美元,占其全球服务贸易顺差的35%,并且这一顺差总体还呈现出扩大趋势。

中方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已经发布风险提示,提醒中国游客和留学人员充分评估赴美风险。

若进一步在服贸领域全面限制,美国的相关产业将遭受重创,教育产业也会因中国留学生的减少而损失巨额学费收入,金融服务等行业在华拓展业务也将面临重重阻碍。

大幅加征美国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关税这一王牌也极具威慑力,美国农业高度依赖出口,中国曾是其农产品的重要买家。

一旦大幅加征关税,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的农场主们将首当其冲,面临农产品滞销、价格暴跌的困境。

此前中方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并转向南美供应商时,美国农民就已叫苦不迭。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收入锐减,他们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这对特朗普政府的支持率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三张王牌就是禁止进口美国禽肉,美国禽肉产业规模庞大,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而近期美国禽流感频繁爆发,从美国进口的冻鸡爪等产品,也已检出多批次沙门氏菌超标。

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中方若禁止进口美国禽肉,美国禽肉产业将失去中国这一重要市场,出口损失可能超过30亿美元。

与此同时,巴西、泰国等国的禽肉产品则可能趁机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进一步挤压美国禽肉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第四张王牌,停止与美国的芬太尼合作,近年来,美国国内芬太尼滥用问题严重,每年有超过10万美国人因滥用芬太尼丧生。

中国在打击芬太尼类物质非法流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早在2019年就率先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

一旦停止合作,美国国内的芬太尼管控将面临更大挑战,非法芬太尼流入美国的风险可能大幅增加,这将给美国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毒品泛滥问题,让美国政府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

第五章王牌,禁止进口美国电影,这对美国文化产业的打击也将是致命的。美国电影产业一直是其文化输出和赚取外汇的重要领域,中国拥有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是美国电影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若禁止进口美国电影,美国电影公司将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票房来源,损失不可估量。例如,此前中方宣布减少进口美国电影时,美国多家电影公司的股价就当日大幅下跌,华特迪士尼和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的股价,分别下跌6.79%和12.53%。

这不仅影响电影公司的经济利益,还会对美国的文化输出战略造成冲击,使其在全球文化影响力方面受挫。

最后一张王牌就是,调查美企在华知识产权获益,一些美国企业长期以来在华凭借知识产权获取了巨额利益,甚至存在滥用知识产权优势、形成垄断利润的情况。

中方若展开调查,将压缩美企在华的不合理利润空间,使其在技术转让谈判中的筹码下降。同时,这也将促使全球产业链重新审视对华依赖关系,推动中国技术本土化进程。美国企业为了继续在华发展,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和合规经营的力度。

和谈之路挑战重重

就在特朗普释放和解信号的同时,美国却又做出了一系列令人费解的举动,让人对其和解的诚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美国宣布将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只,停靠美国港口征收额外的费用。

这一举措无疑是在中美贸易关系刚刚出现缓和迹象时,又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的回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措施的负面影响。

征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行为,不仅会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的稳定,还会增加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

这一举措看似针对中国,实则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无法实现振兴美国造船业的目的。美国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在破坏好不容易出现的和解氛围,让中美贸易关系再次陷入紧张。

特朗普政府还企图利用关税减免施压各国孤立中国。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在向前来谈判的国家施压,要求他们采取措施在经济上孤立中国,以此换取美国降低贸易和关税壁垒。

这些措施包括禁止中国货物经由这些国家运输、阻止中国企业在其领土设立工厂以规避美国关税、不购买中国的工业品等等。美国以为通过这种威逼利诱的手段,就能迫使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从而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

但美国显然错判了形势,这种霸权主义行径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抵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石黑宪彦表示,日本大公司在中国有很多商业利益,因此日本别无选择,只有继续与中国做生意。

就连对华态度一向强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甚至可以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关系”。

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反而会让其在国际社会中更加孤立,也让中美和解的道路变得更加曲折。

结语

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美国骨子里的对华竞争心态并未改变。

特朗普政府的和解表态,很可能只是迫于眼下形势的缓兵之计。当美国渡过美债、美股、美元三大跌的危机,特朗普随时有可能再度推翻对华承诺,重新挑起贸易争端。

所以,未来中美谈判签署有约束力协议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美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常常摇摆不定。

如何让美国在谈判中真正遵守承诺,签署具有实际约束力的协议,将是摆在中美双方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这不仅需要双方在谈判桌上进行艰苦的博弈,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监督和推动,以确保中美贸易关系能够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