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漳州市一名小学生创作的“清明上河图” ,在网上引发关注。
据了解,该小学生来自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8)班,名叫林昱辰,今年9岁。在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春游后,他诞生了要记录此刻的念头,并最终决定借鉴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做一幅童趣版“清明上河图”。
然后再家长的指导下,参考《清明上河图》原作布局,用店铺、田野、桥梁等元素巧妙安排人物位置,利用每日的课后时间创作20分钟,历时5天终于创作完成了一幅1.8米、宽40厘米的班级主题画卷——《八班之清明上河图》。
在这幅画中,林昱辰同学把班级的所有同学和老师集体亮相,共计53人。9位科任老师中,连已经没有任课的一位老师也被画进去了。
每个老师和同学在画里的形象各异,栩栩如生,他们或在嬉戏玩耍,或在湖边垂钓,或在围坐分享美食,或在泛舟游湖……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和天真烂漫。并且林昱辰同学还给每个同学都起了专属的昵称,如知识小达人、开心果、阅读高手、书本守护神、空中飞人、闪电侠等,他自己则是“小文豪”。
《八班之清明上河图》完成后,林昱辰同学将其带到学校去给老师和同学们看,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同学们看到画中的自己,既满意又兴奋,并表示自己在画中的昵称已经尽量概括出了他们的特色。
对于林昱辰同学的这个创意,其语文老师表示,在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为了引导孩子们了解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她便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课后思考作业,同时美术老师也支持参与了这项作业,没想到竟然收获了这幅班级画作。
目前,这幅《八班之清明上河图》作为全班的“大合影”,已被装裱并悬挂在教室作为珍贵纪念。
其创作者林昱辰同学表示,希望这幅画能成为一时光胶囊,让他们在毕业后还能通过画中的笑脸重温这些美好时光,就像打开一本会动的相册。也想告诉古人,他们的画在千年后被我们复活了;也希望大家能珍惜当下,就像画里每个人都笑着享受春天一样。
不得不说,林昱辰同学太心灵手巧了,这幅《八班之清明上河图》也太有创意了,也说明其所在的班级是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凝聚力的班级,科任老师们都很优秀。否则学生是不会产生专门给班级作画的想法,也不愿意专门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更不会班级里的每个人在画里的形象如此栩栩如生,还有一个专属的昵称。
这可以成为校园美育实践的鲜活案例,值得所有学校和老师借鉴与学习。
当然,林昱辰同学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创意,并作出这幅《八班之清明上河图》,主要是因为他本身就喜欢并擅长画画,否则他就会通过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他的案例也值得广大家长学习,即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在学习之余,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学习。这样才是素质教育,并且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忙里偷闲,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尊重,并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