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6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了震撼全球的“超级工程研究”成果。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更是系统研究了近现代中国以工程立国这一基本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决策支撑。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之一,“超级工程研究”成果首次对超级工程作出了清晰完整定义。这些超级工程是特定团体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投入超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的具有超复杂技术的实体人造物理工程。这些工程具有超大性、独特性、地标性、第一性、唯一性、谤誉性,以及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特征,对科技、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成果还精准筛选出跨越古今、涵盖中外的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其中,中国古代超级工程110项,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299项,世界古代超级工程100项,世界近现代超级工程134项。每一项超级工程都通过专业研讨确定其历史地位,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其社会价值。这一排行榜的发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超级工程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超级工程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
“超级工程研究”项目从2019年立项开始,经过5年多的深入研究,完成了两大系列研究工作。一是完成了“超级工程研究”系列报告,二是编著即将陆续出版的出版物29本册。整个研究涵盖了古今中外、跨越了数千年,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学术研究工程。这一研究成果的发布,不仅是中国工程院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福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级工程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超级工程不仅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中国的高铁网络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再比如,中国的“天眼”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这些超级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实力,也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然而,超级工程建设并非易事。它需要巨大的投资、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以及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正是“超级工程研究”成果所揭示的:超级工程建设需要决策者青睐、统治者喜好、时代大势选择、同道模仿与攀比、民间创造与积累以及贪大求奇等六大特点的支撑。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出具有影响力的超级工程。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超级工程建设起来。这些超级工程将会在人类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而“超级工程研究”成果的发布,将为未来的超级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支持,助力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