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牛太监”郑和的书法,美感堪比赵孟頫,拍卖了8780万元!

三余书社啥 2025-04-13 22:08:58

宦官这一群体,历来被文人士大夫所轻视,因为他们往往阿谀谄媚、祸乱朝政,诸如十常侍、鱼朝恩、童贯、刘瑾、王振、魏忠贤皆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太监为历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名声最好、最为大众尊敬的当属三保太监郑和了。

郑和,本姓马,由明成祖朱棣赐姓郑,明洪武四年(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今云南昆明)。幼年时因战乱被俘,而成了太监,跟随燕王朱棣。郑和生性聪颖好学,不仅熟读兵书有智略,还能写一手好字。

因为在靖难之役中有功,郑和被升任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三年(1405年)起至宣德八年(1433年),他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走访了超过30个国家,最远一直到了非洲东海岸,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船员人数最多、航程最远的航行,也是16世纪以前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洋探险。

郑和下西洋既宣扬了大明的富庶繁华和武力强盛,也让自己名扬海内外。政治和外交上的巨大成就,掩盖了郑和其他领域的光芒。他称得上是“人掩其书”的代表,再加上传世作品太少,所以世人不知他也极善书法。

郑和仅有四部书法真迹流传了下来,分别是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佛说摩利支天经》、平湖博物馆馆藏的《妙法莲华经》、云南博物馆《伏婆塞戒经》刻本题记和私人收藏的《发心愿》,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抄经之作,据史料记载,郑和是姚广孝的弟子,经常手写经文献给师父。

2015年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场上,郑和的《发心愿》最终以加佣金1402.6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约8780万元,震惊世人。郑和的书法精秀雅致,深受沈度、赵孟頫、欧阳询等名家影响,其传世作品均以小楷写成。

若论字数之多、用笔之精、材料之名贵、保存之完好,现藏于浙江嘉兴平湖博物馆的《妙法莲华经》当局魁首,有专业拍卖师认为,如果此作进入流通,市场价可能高于2亿元。2002年9月,这件作品被发现于平湖报本塔塔刹第二节葫芦顶内,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专家修复如新。

此作用笔极为细腻精湛,笔画遒劲秀润、骨肉匀称,提按有致,起笔尖锋、收尾藏锋,尖入钝出,处理细致,结字端庄平正,略带几分欹侧,俯仰多姿。瓷青纸雅隽自然,泥金为墨更显华贵。字字细腻,笔笔不俗,美感不输赵孟頫的小楷,堪为杰作。

这件作品是国内唯一明确记载郑和法名及航海发愿的文物,其史料珍贵性和书法价值不言而喻。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