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詹詹 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900字)
4月8日,李飞飞联合领导的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HAI)发布了《2025 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这份长达456页的报告追踪了2024年全球AI行业的12大发展趋势。

1.AI在苛刻基准上的表现持续提升;2.AI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3.企业全力投入AI,推动投资和使用创历史新高;4.在创造顶级 AI 模型方面,中国正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5.负责任的 AI 生态系统不断发展,但不均衡;6.全球 AI 乐观情绪上升,但地区间深层次分歧依然存在;7.AI 变得更加高效、经济实惠和易于获取;8.各国政府正在加强对 AI 的监管和投资;9.AI 和计算机科学教育正在扩大,但普及程度仍不够;10.工业界依然一路领先,近90%的著名AI模型来自工业界;11.AI 因其对科学的影响而斩获最高荣誉,包括两项诺贝尔奖表彰了AI在深度学习(物理学)和蛋白质折叠(化学)中的应用,而图灵奖则表彰了AI在强化学习方面的开创性贡献;12.复杂推理仍是一项挑战。
报告中描绘的12大趋势,印证了AI已跨越“可能性叙事”阶段:“AI不再只是一个关于可能性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如何共同塑造人类未来的故事。”报告还称:“AI将是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技术。然而,除非我们精心引导AI行业的发展,否则这项技术将难以惠及普罗大众。”
与李飞飞团队对AI的美好愿景相反的是,前几日DeepMind实验室才发布的145页安全报告预警了通用人工智能(AGI)或于2030年问世,并存在“永久毁灭人类”风险。(参见新商悟:太惊心动魄了!人类命运2030年就将进入窗口期?)
当AI从工具进化为数字物种,其不可预测性将颠覆现有风险模型。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就曾警告:“超级智能可能比人类聪明百万倍,如同人类与蚂蚁的智力鸿沟。”

当技术狂飙遭遇生存危机,万亿赛道上的投资者、企业与监管者正站在历史转折点。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预警称:“AI 算力竞赛已现泡沫苗头,美国数据中心重复建设规模达数千亿美元。”(参见新商悟:蔡崇信罕见预警!谁才能活下来?)
这场关于AI的博弈,最终将由那些既能驾驭技术浪潮,又能保持理性清醒的企业书写终章。【《新商悟》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新商悟,我们将对企业家言行、商业动向和产品能力进行持续关注
转载新商悟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