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是你是个外交官,结果被人拉去看脱衣舞,完了还问你感觉咋样,这时候你代表着国家呢,该咋说呢?你得先稳住,心里头明白这事儿不地道。然后,你可以笑笑,但别太大声,显得有点尴尬那种笑。接着,你说:“哎呀,这节目吧,确实不是我的菜。我们国家的文化讲究的是含蓄、尊重,这种表演形式,我还真不太适应。”再然后,你得把话题往正道上引:“我更愿意聊聊我们国家的艺术、历史,或者聊聊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啥的。这些话题,我觉得更有意义,也更能促进我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最后,别忘了表示感谢,但得是那种客气又不失礼貌的感谢:“谢谢你的邀请啊,不过下次咱们能不能换个更正式、更有文化氛围的活动?我相信那样会更符合咱们两国的外交精神。”这样一来,你既表明了立场,又不失风度,还巧妙地避免了尴尬。
1910年那会儿,清朝有个外交官叫许世英,他带着一帮人,是皇上派他们去欧洲看看的。到了法国,没想到人家居然请他们去看脱衣舞。这对那些脑袋里还装满了老一套想法的清朝人来说,可真是个晴天霹雳,感觉就像被狠狠羞辱了一番。
但当那些想看热闹的外国人围在许世英身边时,他却表现得十分冷静。别人问他电影看得咋样,他的回答既机智又得体。他到底说了啥,让那些老外都愣住了?再说说这位被称为“三朝元老”的大佬,他到底给咱们中国带来了啥好处呢?
【一、天生英才,步入仕途】
一碰到乱世,总有那么些本事挺大的英雄冒出来,许世英就算一个。1873年,许世英在安徽呱呱坠地,从小脑子就好使,大家都叫他小神童。
要聊起许世英的聪明劲儿,教书先生最有发言权。平时看他,上课老爱打瞌睡,乍一看,真不像是个好学生。但奇怪的是,不管是课本上的字句,还是先生讲的知识,他只要瞅一眼,听一回,立马就能说出来,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许世英19岁那年,成功通过了秀才考试。过了两年,因为他表现得好,品行也端正,就被推荐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也考上了。到了1897年,他又得到了拔贡的资格,算是正式拿到了做官的门票。那时候他25岁,从刑部开始,踏上了当官的道路。
那时候,戊戌变法这事儿传得满城风雨,里面有个叫“刘光第”的,是戊戌六君子里的一个,他还跟许世英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呢。虽说刘光第心怀大志,但到最后,还不是成了一抔黄土。这事儿让许世英心里明白了很多东西。
他明白现在的中国情况复杂,但自己力量微薄,说话没分量。尽管心里满是对国家的热爱,可要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改变现在的社会状况,那就得处处小心,保护好自己,别冒险。
许世英是个七品小芝麻官,在刑部可没少下功夫,他认认真真地解决了好多冤案、假案和错案。在岗一天,就干好一天的活儿,他从北京跑到西安,忙个不停,光是半年时间里,他就搞定了差不多4000个案件。
许世英干活又快又好,能力特别出众,很快就在同一级别的官员里显得特别亮眼。他深得上级的喜欢和看重,职位一路往上升,没几年功夫,就当上了六品主事。
1905年那会儿,清朝政府搞了个新部门,专门管巡警的事儿。许世英呢,因为有朱启钤这个巡警厅的大官推荐,就被提拔成了这个新部门管司法的小头目,职位是行政处佥事。
第二年,许世英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亲自接见。经过好几年的磨练,许世英在司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不仅被派到东北去负责建立司法部门,还被提拔为奉天高等审判厅的厅长。
许世英在中国司法圈那可是大名鼎鼎,同时在外交上也立下过汗马功劳。但他在国际上出名,竟然是因为一场脱衣舞表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一句妙言,打响名号】
1910年春天,清朝政府收到了“全球监狱大会”的参会邀请。这个大会从1872年起就开始举办,它还有很多叫法,比如“国际牢笼大会”、“世界刑罚大会”。从这些名字你就能猜到,这个大会主要是聊监狱和刑罚的事儿。
1909年,美国作为第八届“世界监狱大会”的老大,给中国发了张邀请函。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简直是个千载难逢的学习良机。清廷一看,立马忙活起来准备,后来派了徐谦、许世英他们几个人,代表中国去美国参会。
大会上,许世英他们针对刑罚、监狱管理、儿童保护和预防犯罪这四个关键点,给出了既专业又有新意的司法点子。能在全球范围内分享这些见解,对中国来说真的挺有分量的。
会议一完事儿,代表团没急着回国,而是按国家计划,奔欧洲去了,一去就是十个月,专心考察学习。这十个月里,他们走了英国、法国、德国等九个国家,把路上看到的、听到的,还有对各国司法制度的体会都记下来了。
访问路上碰上个小意外,让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都挺为难,觉得特别尴尬。可许世英张嘴说了一句机智的话,立马让那些想瞧热闹的外国人没话说了。就因为这,他在中国外交圈,乃至全世界的外交圈里都出了名。
法国考察结束后,法国主办方特地给中国代表团安排了个晚会。让人没想到的是,晚会上竟然有个特别不一样的表演,那就是脱衣舞。
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封建王朝的官员们看来,那舞台上的演出真是让人没法看。他们认为,女子该有女子的样子,要端庄贤淑,哪能在大白天里,跳那种勾人眼神的舞蹈,还当着那么多男人的面,一件一件地脱自己的衣裳。
中国队的队员们心里头压根儿不想瞧那些低水平的演出,一个个面露难堪,脸颊泛红,赶紧拿手里的袖子遮住眼睛。眼瞅着中国选手们那尴尬又慌张的样子,在场的老外们都咧开嘴笑了,那笑容里满是嘲笑,明显这就是他们想瞅的“热闹”。
可在那一堆眼神躲闪,不敢瞅台上跳舞姑娘的国人当中,许世英真是个例外。他眼睛亮堂堂的,看得清楚明白,既不别扭也不害羞。他就坐在那儿,自在吃喝,好好享受表演,看着特别舒坦,跟其他人都不一样。
老外都以为许世英是在装冷静,节目一完事儿,就催着记者去问许世英有啥感想,好像不瞅见他尴尬出丑就不甘心。可许世英呢,用了一招既聪明又合适的回答,把他们都给整懵了,一个个瞪大眼说不出话来。他是这么说的:
这个娱乐活动挺不错的,说不定还能帮你们国家多添点人口呢。
这个回答既给足了主办方面子,又没失了咱国家的威风,真的是考虑周全。他表现得大大方方,回答得又快又聪明,完全超出了外国朋友的预料。他们虽然没咋出声,但心里头还是暗暗点赞的。
第二天,许世英关于脱衣舞的看法就上了当地的报纸,他的话在欧洲也传开了。经过这事儿,许世英算是出了名。
但挺让人可惜的是,许世英确实有真才实学,也真的爱国,可清政府的烂摊子也是明摆着的。他再怎么努力,也拦不住清朝垮台。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时代咋变,“三朝元老”许世英始终都是实心实意地为国家、为老百姓着想,可以说是豁出去了。
【三、三朝元老,鞠躬尽瘁】
许世英他们一群人从国外回来后,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想法建议都整理好交给了清朝政府。可没想到,这些用心写出来的建议最后却被丢在一边,没有被重视起来,更没机会真正去实施。
清朝垮台后,许世英没急着离开政坛,反而更受器重了。他从北洋时期一路走到民国,官职是越做越大。他做过安徽省的省长,也当过中华民国的司法总长,还做过北京政府的国务总理,那地位,可算是相当的高,取得的成就也相当耀眼。
许世英在岗的时候,对中国司法制度进行了很多重要的改动,这些改动对中国司法后来的样子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1936年,许世英在紧要关头被派去当了中国在日本的大使。那时候的日本,野心勃勃,许世英心里明白,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挡不住已经被贪念冲昏头的日本。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外交官的重担。
碰到那些心怀不轨的日本人,他直接讲道:
虽然靠强势能威风一时,但真正能流传千古的还是公平正义...只要我觉得有理,那我肯定会一直争到底!
碰到那些为了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的中国人,他直接说道:
咱们读这些经典古籍,到底是为了啥?你得赶紧想想,别犹豫了!
从清朝晚期一路走到北洋时期,再到民国时期,许世英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用自己的力量去助推中国前进,特别是中国司法体系的进步。哪怕是要耗尽自己所有的热情和精力,他也绝不退缩。
【笔者认为】
后人看来,清朝早晚得从历史上消失,干啥都没用。但对生在封建王朝的许世英来说,不管他的“家”有多老旧,他都会一直守护它的面子。他那些外人可能觉得天真、白费劲的外交尝试,其实是他对国家最真的感情。
1964年,许世英在台北因为生病去世了,那时候他已经91岁高龄。他出生在晚清时期,却在新中国成立后离世。这位老人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守护了咱中国的面子。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他的事迹都该被人们牢牢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