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要用汉唐线条?看懂了才知道林徽因境界高

有史杂谈 2025-04-22 10:45:15

说到林徽因,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她是个特别有才华的女性,她的感情生活也挺让人津津乐道:老公是梁思成,好朋友是金岳霖,还有追过她的徐志摩这些人。

有人讲林徽因这人不太好,她在结婚后还跟不少男的走得近,用完这个又用那个,但一直都没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感情说法。

但是,很多人老盯着林徽因的感情事说三道四,却没看到她的厉害之处。她可是咱们中国头一个女建筑学家,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是她设计的,她把研究中国古建筑当成了自己的终生事业,真是个了不起的女性。

不说文学上的造诣,就拿设计国徽这事儿来说,林徽因已经比大部分人厉害多了。

【一、女建筑学家】

林徽因出身于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老一辈有人在旧时科举制度下取得了功名,但他们并没有变得老朽或失去感知。

她的爷爷和老爸在民国时候都搞过政治革命,林徽因呢,打小就接触新学问和新观念。

在林徽因的求学路上,她迷上了建筑设计这行当,心里暗暗发誓,要把咱们中国的老建筑都摸个遍。哪些需要修补的,就给它们整整容;哪些值得留念的,就给它们建个档案保存起来。

从这里能瞧出来,林徽因是个思想开放的新时代青年。就拿建筑行业来说,她可没一股脑儿地觉得老一套的都是没用的、该扔的破烂儿。她心里头对那些传统文化是既心疼又惋惜,觉得要是没人管,这些好东西可能就要失传了。

另外,林徽因想学习建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时候的中国到处都很乱,但她相信,总有一天会恢复和平安定的。等到那个时候,国家需要重建,很多事情等着去做。身为中国人,她也希望能出一份力。

申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时,林徽因想读建筑专业,但人家没要她,说女孩子学不了建筑这行。

林徽因没按常理出牌,她偏偏不选大家想的那条路,而是选了美术专业。除了专业课,她还自己加了很多建筑学课程来学,绕了个弯儿,但最后在建筑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林徽因和老公梁思成在那个时期相遇,后来他们在加拿大喜结连理。夫妻俩都投身于建筑行业,不过每当梁思成聊起林徽因的工作,他总是忍不住赞叹。他说,尽管自己是正儿八经学建筑的,但在某些方面,他还真的比不上林徽因。

回到祖国后,林徽因立马就忙起了建筑方面的事儿,有时候还会自己爬到屋顶的横梁上去查看。

今天有张特别出名的照片,拍的是林徽因穿着漂亮的旗袍,蹲在房梁上头,姿势那叫一个优雅大方,简直就像是在那些榫卯结构里头轻盈跳动的仙子一样。

但这张照片在那个时候招来了好多人的议论:有个穿着旗袍的女子,用不太雅观的姿势,竟然爬上了屋顶的横梁。

【二、争议更能说明问题】

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对林徽因的行为表示怀疑,说白了就是觉得“一个女人,行为不检点,她怎么可能胜任本该男人干的活?”

在成长进步的道路上,社会上很多人总爱盯着女性看。就连那些已经拥抱新观念的大名人,例如冰心,也经常对林徽因有不好的看法。那时候,社会发展给不少人设了限,可偏偏林徽因是个例外。

林徽因心里一直都有数,她清楚自己在干啥,也坚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到极致。对于外面的那些闲言碎语,她通常都不怎么去理会。但这也成了个短板,让不少人逮着机会就对她一顿批评指责。

林徽因就像是那些文人常提起的菊花,不理会世间的纷纷扰扰,独自优雅地盛开。

林徽因对那些闲言碎语从不放心上,她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热衷的事业和专长上。

新中国成立后,国歌、国旗这些国家象征都定下来了,可唯独代表国家的勋章,也就是国徽,一直没能找到让人满意的设计。

所以,国家政府动手在全国找国徽的设计方案,林徽因和梁思成这对夫妻档,他们是清华设计团队的领头人,带着一群有梦想的设计师一起搞国徽设计。

大家都知道,国徽就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显示了它的独特性和气质,还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国徽的设计都挺有讲究,里面藏着好多深层的意思和象征,代表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也显现了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理想。

所以,像国徽这样庄重神圣的东西,设计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搞定的事儿。

国徽嘛,得体现咱们国家的特色。像工人兄弟的齿轮、农民朋友的麦穗这些都得有,再加上代表国家的五星和天安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关键是怎么摆、怎么设计,得用线条巧妙地把它们连起来,既得看着顺眼,又得显得庄重严肃。

设计团队反复折腾了好多稿子,林徽因呢,她是负责把关和调整的小组领头人,真的是费了不少心思和精力。

这时候的林徽因,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多年的忙碌和辛苦,让她一身都是病。她硬撑着带病的身体,还在继续工作。

稿件前几稿出来后,林徽因瞧了瞧国徽设计上的康乾风格线条,心里直犯嘀咕,觉得不太对劲。琢磨来琢磨去,她最后还是提出来,不如把这些线条换成汉唐那种样式。

但这个说法一出来,好多人都懵了,有的甚至开始表达不满。

林徽因是个建筑学的高手,但因为她是史上头一个女建筑学家,所以她的看法和工作老被人怀疑,这都快成日常了。她得不停地证明自己是对的,好让别人能接受她。

从老早以前,女人要是想进那些大家伙觉得该是男人干的行当,那真是步步艰难,不容易得很。

【三、汉唐雄风】

接着,林徽因就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她觉得,比起康乾线条,汉唐线条更为恰当,不光是因为它们看起来更漂亮、更大气,其实背后还有深层的政治考量。

近现代时候,新中国遇到了好多难关,说来说去,都是因为以前那个老旧的封建中国。清朝的皇帝们关起门来,不让国家跟外界交流,结果搞得国家落后。到了清朝末年,他们又一连串地软弱无能,这让咱们中国人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在那种情况下,新中国的国徽竟然采用了清朝康乾时期的风格线条,这让那些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情何以堪呢?

不管那些文化艺术有多迷人,它们都不能超过国家的原则立场。

反过来讲,汉朝那时候的中国特别强大,从汉高祖到汉武帝,这些皇上都带着咱们国家在国际上混得风生水起;还有盛唐那会儿,各国都来朝拜,中国就是全世界的中心,那荣光,一直都在闪耀。

听完这番说明,好多人都明白了,问题不在于康乾时期的线条不好看,而是它们用得不恰当。

国徽意义重大,肯定得展现咱们中国的好形象。它得既庄重又威严,还得反映出新中国的态度,所以绝对不能照搬康乾时期的元素。

林徽因靠着非常出色的政治眼光和专业能力,让其他专家都心服口服,就这样,国徽的最终设计稿被定了下来。

林徽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世界上不能因为性别就对女性有偏见。她勇敢地挤过人群站出来,给那些还在迷茫中探索的后来人,带去了强大的榜样力量。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