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美西方将注意力放在以色列身上之际,俄军在乌战场展开四路反击。在巴赫穆特方向,俄军炮兵动用了上百门大炮,地毯式覆盖打击乌军阵地。在阿瓦迪夫卡方向,俄军沿着铁路线攻击乌军据点,一旦拿下斯泰波韦,乌军将无法再坚守阿瓦迪夫卡。在弗勒达方向,俄军炮兵使用远程炮弹打击乌军大后方,试图给乌军补给造成问题。在赫尔松方向,俄军发起先发制人打击,削弱乌军作战能力,阻止乌军渡河进入赫尔松左岸。

通过一系列的打击,俄军逐渐占据主动地位,而乌军从进攻方变成了防守方。不过,乌军并不甘心被动应对,将克里米亚视为突破点,再次出动无人机和无人艇袭击克里米亚。乌军无人机袭击了克里米亚的切尔诺莫尔斯克村,无人艇袭击了在海上行驶的2艘俄军登陆艇,艇上搭载有“道尔”防空系统和BTR-82型装甲车。2艘俄军登陆艇均被乌军无人艇命中,造成俄军登陆艇和艇上防空系统损坏。

由于巴以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军援不给力,乌军很难在乌战场获得突破。不过,这并非意味着俄乌冲突将陷入僵局,克里米亚就是乌军的突破点。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黑海舰队已经损失了多艘战舰,包括旗舰“莫斯科”号、“蟾蜍”级坦克登陆舰、“猛禽”级巡逻舰、“基洛”级潜艇等。黑海舰队原本是俄四代舰队中最弱的力量,结果又承受了很多损失,实力进一步下降。乌军趁机使用无人机、无人艇和远程导弹发动袭击,俄军在克里米亚疲于应对。

可能有的人会问了,俄罗斯可将其他舰队的舰船调到克里米亚,增强克里米亚的防守能力。但从俄罗斯面临的地缘形势来看,根本无法从其他舰队抽调舰船。日本在北方四岛虎视眈眈,俄太平洋舰队需要防范美日偷袭。在波罗的海方向,芬兰和瑞典先后加入北约,俄波罗的海舰队需要严加防范。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防线,美国、加拿大以及环北极圈国家觊觎北极资源,俄北方舰队也难以抽身。

最后,海军装备不同于陆军装备,俄罗斯国防工业可以在短时间内造出大批火炮、炮弹,但无法在短时间内制造舰船。此外,俄罗斯造船业每况愈下,也缺乏实力弥补黑海舰队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乌军有了可乘之机,接下来可能会继续出动无人机和无人艇袭击克里米亚。
(文/嘤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