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听到很多种小麦的朋友抱怨,为什么他们的小麦到了要成熟的时候,总会出现一片白穗。
有人说这是天气不好,有人却认为是小麦生了病。
其实,白穗的出现真的是种病,而不是仅仅因为天气的缘故。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及时防治这些病害,收成肯定会大受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识别和有效防治这几种常见的小麦病害。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咱们说说纹枯病。
这病害发生时间不一样,但一般集中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
开始的时候,小麦茎基部的叶鞘上会出现褐色病斑,椭圆形,就像云纹一样。
随着病菌的侵入,斑点会变成灰褐色,由于病损会造成茎壁失水,最后小麦就枯死了,形成白穗。
那怎么防治呢?
遇到纹枯病,咱们可以用1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每亩150克喷雾,或者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克,对水50公斤喷雾。
这里的关键是要喷匀、喷透,这样才能把病害压住。
全蚀病如何影响小麦生长及其防治再来说说全蚀病,又叫小麦立枯病、黑脚白穗病。
主要侵害小麦的地下部分,刚开始只是根和茎基部变黑,后来整株都变黄,小麦扬花后麦穗就会变白穗,根系腐烂。
茎基部及叶鞘内还有黑菌丝,看着都让人发毛。
对付全蚀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种子处理,在生长期间还要分两次防治,分别在返青期和拔节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克+水60公斤喷洒。
记住,最好能让药液流到根部土壤里,这样效果才更好。
根腐病对小麦的危害及有效防治措施接下来是根腐病,小麦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苗期可能导致枯苗,成株期就会导致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
这病害还有个外号叫“青死病”,顾名思义,就是病害后期的时候,你会看到茎基部、根部变褐、坏死,还有黑色霉状物,最后根系腐烂。
根腐病的防治措施也要提前做功课。
我们可以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毫升,或者用50%福美双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
为了让效果更好,喷一次后隔7到10天再喷一次,务必把药液喷匀到根茎部。
赤霉病的识别与应对策略赤霉病也叫烂穗病,小麦从苗期到穗期都有可能发生。
这种病害初期在小穗颖壳上出现淡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后,颖壳合缝处或小穗基部会有粉红色霉层,严重时穗部会半个变白,粒重明显减轻。
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时期是在小麦扬花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用70%甲基硫菌灵80克,对水60千克喷雾,7天后再喷一次效果更佳。
记住要选择在无风的早上或晚上喷药,确保药液被小麦完全吸收。
生理性白穗如何应对我们说说生理性白穗,这不是病害,而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干热风天气会让小麦生长后期蒸发量大,体内水分失调,导致籽粒灌浆受到抑制,使小麦提早枯熟,出现白穗。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可以适时浇灌浆水、麦黄水,确保小麦生长期水分充足。
此外,在孕穗至灌浆期结合一喷多防,喷施2到3次叶面肥,帮助养根护叶,提高小麦的抗逆性。
小麦的白穗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如果每个季节都能及时识别和防治这些病害,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自然就会有保障。
在种植过程中,细心观察、科学管理,都是增收的基础。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更加明确小麦白穗的成因和防治方法,不再有收成的困扰。
种地的老话说得好,“三分种,七分管”,科学种田、心中有数,丰收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