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PC领域,intel\AMD的X86 CPU,拿下了90%左右的份额,可以说真正处于垄断地位。
而CPU是PC产业的心脏,是核心,且AMD、intel都是美国的企业,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中国人用上中国芯,减少对美国CPU的依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也有6家影响较大的国产CPU,分别是龙芯、申威、飞腾、海光、兆芯、鲲鹏,这些CPU,在不同的领域,对intel、AMD的CPU进行了替代,并且成绩相当的不错。
不过,说真的,这些国产CPU想全面替代intel、AMD,也确实面临着诸多困境,比如CPU性能问题,比如生态问题等等。
但有一款国产CPU,其实是可以做到对intel、AMD的无感替代的,且6大国产CPU中,似乎有且只有这一款才能做到,这款国产CPU就是海光。
为何说是海光,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海光采用的也是X86架构,与intel、AMD是一样的,可以实现生态的平稳过渡。
我们知道,在X86芯片领域,有一个wintel生态,指的就是intel的X86芯片,和微软的windows生态联盟,这个联盟构建起庞大的应用生态,包括软件、硬件等等,都是几千万级别的。
windows不支持X86以外的架构,一旦切换成其它架构的CPU,比如ARM、RISC-V架构等,只以使用linux等操作系统,那么现有的一些运行的软件等,将面临大规模切换的问题。
而一旦换操作系统,面临的问题就非常多,比如驱动缺失、应用不完整、专业软件难以运行等等,而通过源码重编译或二进制翻译,一是会造成性能损失,二是商业软件大多闭源,无法重编译。
所以只有海光的X86芯片,可以在替代过程,实现“同构迁移”,可以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同样的软件,最为简单方便。
而从性能上来看,海光最新的CPU,也不逊色于英特尔、AMD的CPU,就算有差距,也非常有限,几乎可以做到无缝替代。
所以,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虽然国产替代势在必行,但怎么样让其稳定可靠,平稳替代,也是众多国产CPU们要考虑的问题,轰轰烈烈的颠覆,不如选择稳稳当当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