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刷到一个视频——可能很多人也刷到了。
一个26岁的男生,靠送外卖供弟弟上大学,弟弟上的是国内顶尖名校——复旦大学。

在采访中,他说,他弟弟高考700多分,在他们省排前100名。妹妹学习也很好,成绩是全校前十。

弟弟妹妹都很懂事,他每个月都会给弟弟生活费,自己挣得多的时候,给3000,挣得少的时候,就给2000。一年还要给父母转七八万块钱。
因为爸爸残疾,妈妈自己一个人养家,一年只能挣一两万块钱。


他每个月给弟弟两三千,一年给家里七八万。
他在上海跑外卖,平均下来一个月能挣八九千、一万来块钱。
此外,他还拍视频、做自媒体,网名叫“外卖天使小明”,现在靠做视频,一个月能挣几百块。


我点进他的主页,看了他近600个视频,从他2022年10月24号发第一个视频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的三个春节,他都没有回家,一直待在上海。
这意味着,一年365天,他几乎全年无休,每天睡五六个小时,醒着的时候都在跑外卖、拍视频、剪视频赚钱,赚到的钱全给家里,自己几乎是一分不留。
他还讲到一个细节,就是去年1月份的时候,上海特别冷,他晚上睡觉,把窗户打开,目的是第二天早上会被冷醒,醒了直接去送外卖。

采访他的人说,他这样太辛苦了。
但他觉得,苦一点没关系,因为他不想弟弟妹妹也过得很辛苦。爸爸残疾,妈妈也挣不到钱,他作为家中的长子,挺身而出、努力为家人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

看了这个视频,很多网友都在替他感到担忧。
有人觉得他这么做只是在感动自己,弟弟妹妹长大了会忘记他的恩情;
有人觉得弟弟不懂事,既然上了复旦这么好的大学,家里又这么清贫,应该出来找点兼职、做做家教,不要让哥哥背负这么大的压力;
还有人觉得一个月给弟弟3000的生活费实在太高了。
……







我在他个人账号的主页里,还看到他去年12月20号发视频说,他给他妈妈取了一万块钱作为新年礼物,希望这个礼物能让妈妈开心。

他还说,2024年的11月份,他只休息了半天,挣了一万五,除去给妈妈的一万,还给弟弟转了3000,自己只留了2000块。
为什么要给弟弟3000呢,因为弟弟谈恋爱了。

看到这个视频,评论里,大家都在劝他对自己好一点。
有人甚至还嘲讽他说,“别忘了存弟弟房子的首付”。



看了整个事件,你感动也好,批评也罢,我觉得有几个问题,还是很值得讨论。
1、他为家庭、为弟弟妹妹如此付出一切,不给自己留一点,是否合理?
2、他弟弟该不该出来做家教、自己养活自己?
3、他弟弟妹妹以后有出息了,会不会辜负他、忘记他的好甚至是嫌弃他?
4、为什么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他弟弟妹妹以后有出息了,一定会忘了他的好?
我挨个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1、他为家庭、为弟弟妹妹付出一切,不给自己留一点,是否合理?与广大网友的意见不同,我认为他的做法,非常合理。
当然,网友觉得人应该首先考虑自己,先把自己过好了,有余力,再考虑兄弟姐妹——网友们的说法也没错。
但问题是,这种观点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家庭条件不错、父母都是健康、健全且一年能挣五六万以上——最起码养家糊口不成问题,有了这样的前提,孩子们各自发展自己、照顾好自己,完全没问题。
但是他家显然不是这种情况,父亲残疾,母亲一年就挣一两万。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长子,不扛起家庭的重担,这个家该怎么办呢?
重担就在那里,他不扛谁扛呢?
换作是你,如果你妈一年就挣一万块钱,父亲残疾挣不了钱,你有一个还没出社会的弟弟、一个上高中的妹妹,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你也不会不管他们吧?
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做出像他一样的选择。
毕竟,人生在世,家人才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和生命意义的来源。结婚了就先照顾老婆孩子,没结婚就照顾父母和兄弟姐妹。
2、他弟弟该不该出来做家教、自己养活自己?事实上,在他自己的视频中,他有说过他弟弟已经出来做家教了。
但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完全没必要。
既然上了复旦大学,只要好好学习,以后毕业了,很大概率是不会差的。虽然现在很多人说学历贬值、说清华北大毕业也没用。
但事实是,从概率上讲,绝大部分名校毕业的人,肯定要比普通人挣得多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人家弟弟上的还是复旦大学。
他老家来自农村,他弟弟虽然是省前一百名考进的复旦,但农村孩子跟城里孩子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孩子相比,在综合素质上,是有很大差距的。他弟弟即便高考英语140,但他弟弟的复旦同学,可能托福雅思早都过了,还都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所以他弟弟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把更多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上大学,尤其是上好的大学,最重要的当然是学习,短短四年时光,做家教能挣几个钱?但如果不好好学习,万一挂科了毕不了业咋办?万一学习不好,找不到像样的工作怎么办?
我就是大学的时候兼职做多了、家教干多了,成绩很差,毕业的时候才找不到工作,才沦落到现在靠写文章艰难度日的。
每年毕业季,像复旦这样的顶尖名校,世界500强都会去他们学校招聘,人家公司可不看你做家教挣了多少钱,最主要还是看学生的成绩单。
说上大学成绩不重要的人,你要不要看看雷军、刘强东、张一鸣、黄峥、曾毓群等等年轻一代的富豪们,有几个不是上过985、211的,有几个是大学不好好学习的?
3、他弟弟妹妹以后有出息了,会不会辜负他、忘记他的好甚至是嫌弃他?不会的,这个世界没那么多坏人。
巴黎奥运会那个射击冠军,谢瑜,还记得吗?

他为什么能成为奥运冠军?
因为他叔叔发掘了他、栽培了他。他能成为奥运冠军,有80%的功劳,要记在他叔叔、婶婶身上。
为什么他叔叔要栽培他?
因为他叔叔就是他爹栽培的。
当初他们家非常穷,谢瑜的爸爸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叔叔,小小年纪就开始打工挣钱供叔叔上学。叔叔后来当了老师,又把这种爱传递下去。


穷人的家庭,抱团取暖,互相帮扶,几千年来一直如此,要不然怎么会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说法?
真正成了“白眼狼”的,几乎不存在。
为什么说真正的“白眼狼”几乎不存在?且看下一条解析。
4、为什么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他弟弟妹妹以后有出息了,很可能会忘了他的好?26岁、送外卖、供弟弟上学,燃烧自己、照亮弟弟妹妹的前程,这样令人倍感温暖的故事,网友居然一边倒的认为他弟弟妹妹以后出息了很可能会忘了他的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有二。
1、不了解内情、只听一面之词。
网上、或者亲朋好友之间,总有人会说自己被辜负了,当初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好,结果后来对方翻脸不认人——这种情况挺多。
但这往往只是一面之词,就像如果你只听费玉清姐姐的一面之词,你也会怀疑费玉清的人品。
她说她两个弟弟费玉清、张菲那么有钱,但对她非常抠门。

当初她可是当红明星,自己牺牲事业、遭了多少罪都要提携两个弟弟,结果现在两个弟弟有名有钱了,完全不管她。
但你要是再听费玉清和张菲的说法呢?张菲说他跟费玉清每年要给姐姐上千万,但姐姐是出家人、同情心泛滥,给她钱她马上就拿去帮别人,完全没有节制、不考虑自己的能力,这谁受得了?

关于付出是不是遭到了辜负这种事,作为旁观者,如果你认真听了各方说辞,你是很难得出谁是“白眼狼”这种结论的。
2、能力不够、且有了家庭。
有些人确实是为兄弟姐妹付出很多很多,但后来自己过得很艰难了,兄弟姐妹没有帮他,他就觉得自己的兄弟姐妹是“白眼狼”。
他的委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事实确实是:当初他帮了兄弟姐妹,但后来兄弟姐妹没有帮他。
这种情况,我觉得他应该要体谅一下兄弟姐妹的难处——你自己过得不好,兄弟姐妹可能也过得不好。而且人家有了家庭、有了责任、也有了各种夫妻矛盾,确实是很难不顾一切的帮你。
26岁的“外卖天使小明”,如果他现在有了老婆孩子,那他首先要照顾老婆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同样地,将来他的弟弟妹妹成了家,首先也得去照顾好他们自己的家庭,这不是恩情不恩情的问题,这是责任的问题。
你的兄弟姐妹成家了,他先要顾好他的小家庭,这没有错吧?你作为他的兄弟姐妹,你也不至于会希望他将你置于他的小家庭之前吧?
现实中,很多兄弟姐妹,原本关系很好、互相帮助、深爱着彼此,后来就反目成仇了,互相说对方辜负了自己,我觉得真实情况倒不是谁辜负了谁,主要还是缺乏沟通、缺乏互相体谅。
我自己,前几年挣钱了,把挣的钱全给父母、帮助两个哥哥,我现在什么财产都没有,我后悔吗?
一点都不。
一来是我看到他们幸福我就觉得很幸福;二来是我两个哥哥曾经(以后也会)义无反顾的对我好。我大哥上大学的时候摆摊挣钱,挣到的几十块钱都给我买衣服;我刚毕业的时候没钱,向我二哥要1000块,他给我转2000——我相信不只是我家这样,很多人的兄弟姐妹之间,也会如此。
虽然说亲兄弟明算账,但兄弟姐妹之间,确实也不需要计较那么多,毕竟人活一辈子,如果不出意外、运气也不是特别好的话,父母最多陪你四五十年,孩子最多陪你四五十年,能跟你差不多同生共死的且互相惦记一辈子的人,有且只有兄弟姐妹了。
所以,人最应该刻意去珍惜和维护的,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如何珍惜、如何维护呢?
6个字:
少计较,多体谅。
作者|李弯湾
看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