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参加国考、省考还是事业单位的考试,部分岗位都有一个“最低服务年限的要求”,即服务期的概念。根据《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第六条,“新录用公务员在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五年(含试用期)”。

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那么,哪些岗位会存在服务期的情况?适合哪些人报考?今天老王就跟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1、服务期的限制问题
考公务员,服务期的岗位主要存在于乡镇、偏远及欠发达地区,通常5年时间,防止考上之后就考走的人才流失,确保基层治理的连续性。还有像税务、海关、统计局等垂直管理部门的基层单位,也有服务期的岗位,这样也是确保专业队伍的稳定性。在应急管理等需要长期投入的岗位中,也存在最低服务期。
其实设置服务期限制,也是有很多考虑。有的人可能想先考上岗位,再通过借调或辞职等方式离开去其他地方。那么服务期限制后就阻断了这一想法。所以说在服务期内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服务期内禁止辞职、跨系统调动或参加其他公职考试。特别是乡镇、偏远地区岗位,大多明确禁止参加公开遴选考试。第二,如果无法适应岗位,可以在试用期内申请取消录用,需单位同意后,以避免转正后辞职被追责。第三,咱们也要区分是“原单位服务期”还是“全系统服务期”,因为后者可能允许借调。
2、适合哪些人报考?
在了解服务期的限制后,我们来看这类岗位适合哪些考生报考。老王认为,服务期岗位既然多在基层,那愿意扎根基层、在家庭所在地,尤其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考生,就比较适合报考这类岗位。因为本地户籍考生由于家庭、语言、生活习惯都在当地,更容易长期留任。
此外,参加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项目并服务期满的考生,也适合报考这类岗位。在基层服务中积累的群众工作方法和项目管理经验,可以快速适应乡镇公务员岗位的需求,同时也能积累基层宝贵经验。
3、服务期后的发展问题
既然5年服务期时间无法改变,那我们可以将其拆分开做很多事情。比如适应期1年、成长期2年、突破期2年,并为每个阶段设定一些成果指标,考取与岗位相关的证书,来提升专业竞争力。每年也可以自查短板,及时调整提升工作策略。

这样的话,在服务期满后,一是可以走遴选。二是表现优异的考生可晋升至乡镇副科级岗位,或调入县级对口部门担任业务骨干。想往上提升,那服务期就要做好自己的规划。
最后老王想说,服务期5年,这段时间是打基础、积累经验的关键阶段。如果无法接受,那就问问自己要不要考虑这条路。如果合适,就要有耐心和专注力,做好一件事不轻言放弃。因为每个选择都应被认真对待。
文末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