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vs 古代反差】
清明扫墓时,你是不是捧着菊花默念 “祖宗保佑”?
但你知道吗?
古代人过清明:左手秋千架,右手烤野鸡,顺便谈个恋爱!
(古人 OS:谁说清明节只能哭?我们明明在搞狂欢节!)
一、寒食禁火?古人:趁机摸鱼才是真!
现代误解:清明 = 吃冷食 = 苦哈哈
古代操作:
寒食节禁火三天,灶台全灭
古人:“终于不用做饭了!” 集体躺平
长安城百姓组队 “野餐”,官府还发三天假期(宋朝打工人酸哭了)
证据:
《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节,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园林。”
(翻译:有钱人搭帐篷开派对,老百姓抢公园占 C 位)
二、古代版欢乐谷:秋千蹴鞠拔河一条龙
项目 1:荡秋千
原名 “千秋”,汉武帝为求长生发明
唐朝宫女玩秋千,裙子飞起来像仙女(宅男集体围观)
硬核玩法:把秋千架在树上,敢玩的都是勇士
诗为证:
欧阳修写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是小姐姐荡秋千太嗨,花粉迷了眼)
项目 2:蹴鞠大赛
清明必备运动,男女混合赛
宋朝妹子踢球比男生还野,《文献通考》说 “球不离足,足不离球”
奖品:赢了的队伍能抱走烤全羊(吃货狂喜)
项目 3:全民拔河
一根麻绳万人拽,皇帝亲自当裁判
唐朝 700 人拔河场面堪比 “丧尸围城”
输的队伍要喝罚酒(古人:这惩罚真不错)
三、清明节竟是古代 “情人节”?
现代操作:清明约会 = 找死
古代操作:
未婚男女借踏青 “相亲”
妹子们故意把花插歪,等帅哥来提醒
看对眼就互送柳枝(古代定情信物 No.1)
杜甫实锤: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翻译:我在江边看小姐姐,小姐姐也在看我)
四、古人的 “清明节迷惑行为大赏”
❶ 戴柳圈:头上戴柳枝编的帽子,说能防鬼(比安全帽还硬核)
❷ 斗草游戏:拔根草比赛谁结实,输的人要被弹脑门
❸ 偷青习俗:半夜去邻居家菜地偷菜,被抓了不犯法(古人:刺激!)
【古今大吐槽】
现在的清明节:
扫墓→拍照发朋友圈→回家玩手机
古代的清明节:
放假→狂欢→谈恋爱→顺便扫个墓
(古人:你们现代人,把祖宗的快乐都弄丢啦!)
要是古人看到我们现在扫墓只玩手机,
会不会气活过来?
评论区聊聊:你家清明有啥奇怪习俗?
(小编先来:我奶奶至今相信,清明吃冷饭能瘦三斤!)
【数据彩蛋】
清明假期起源于唐玄宗,公元 732 年就有了!
古代最会玩的是宋朝人,清明假期长达 7 天!
清明插柳其实是为了防瘟疫,古人早就懂 “绿色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