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个天才叫牛顿,德国天才叫爱因斯坦,中国的天才有谁?

生远谈历史 2025-02-05 11:06:37

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光芒璀璨的大科学家。

不但点亮了他们所在时代科学的曙光,甚至于到现在也是各自领域里绝无仅有的天才,比如英国就诞生了牛顿,德国就诞生了爱因斯坦,那么中国的天才又是哪一个呢?

牛顿是英格兰人,他出生的地方只是林肯郡的一个小村子。

如果不是事后看,没人能想到英格兰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竟然能诞生出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牛顿的家庭是典型的农民家庭,这样的家庭,主要依靠的其实就是父亲这样的劳动力来养家糊口。

但遗憾的是,牛顿的家庭并不幸运,在他还很小的时候,牛顿的父亲就不幸离世,无奈之下,家庭的重担只能落在牛顿的母亲身上。

生活的重担一度把牛顿母亲压的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牛顿的母亲选择了再婚,组建了新家庭,这个时候,牛顿便只好来到奶奶家生活。

直到他12岁的时候,才进入学校读书。

牛顿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天才式的人物,甚至,在他刚刚读书的那几年里,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差生,不仅在学校里的排名很靠后,而且各科成绩都不行。

在那个年代里,各科成绩都不怎么样的学生去读书,无非也就是不做一个睁眼瞎罢了。

牛顿手稿

因此,到了他17岁的时候,他的继父去世之后,母亲就不太希望牛顿继续读书了,而是希望他能够回村种地,养家糊口。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牛顿彷佛觉醒了一般,他的亲生父亲和继父都是农民,一辈子从生到死,一直都是劳作在田间地头,生活困苦,也是因为常年辛苦的工作,所以才双双早逝。

这让牛顿并不甘心于继续做一个农民。

于是,对于母亲的提议,牛顿坚决不同意,甚至还找到老师帮他求情,这才得以继续读书。

得到了继续读书机会的牛顿也终于开了窍,他不再荒废时间,而是发奋图强,成绩也从倒数,逐渐爬升到了领头羊的位置,更加令人惊奇的是,牛顿终于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学习的天赋。

他竟然考进了英国最顶尖的大学剑桥大学,在剑桥,牛顿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喜好和所长,他展现出对数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痴迷。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就非常清楚了,传说中苹果砸到了牛顿的脑袋,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当然,牛顿的成就远非这么一点点,牛顿后来还发现了三大运动定律,光的微粒说和微积分。

在物理学,数学和哲学方面,牛顿都是他所在的时代的集大成者。

更为关键的意义在于,牛顿是最早用科学的视角去解释万事万物的人物之一,要知道,在牛顿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整个欧洲,乃至全人类都还生活在封建迷信的阴霾之中。

对于很多自然现象,解释无力,就归结为鬼神传说。

也正是因为古代人对科学的无知,才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有诸多文明,都是由神学家和宗教人士统治和掌权。

牛顿的出现,无疑让神学跌下神坛,自此以后,教皇也好,宗教人士也好,再也不能用无凭无据的神明来指挥人类。

爱因斯坦,一个不像是人类的人类

牛顿之后,无数的科学家在不同国家涌现出来,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后世诸多科学家中,光芒最耀眼的无疑就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他最大意义可不是造出了原子弹这种足以毁灭人类的武器。

爱因斯坦最大的成就无异于将人类的视野从地球上带到了宇宙中。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最大的成就就是相对论,相对论即使放到200年后的今天,也依旧是科学研究的前沿。

时至今日,仍旧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敢拍着胸脯说,可以完全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完全全的通过实验验证完。

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成就,或许真的就是凭借爱因斯坦非人类一般的大脑凭空想象出来的。

当然,用凭空想象这四个字去描述爱因斯坦并不准确,毕竟爱因斯坦可不是拍脑袋创造理论的假学者,而是拥有着非常扎实理论功底的真科学家。

只不过,他的思想,太过超前,很多时候,并不是凭借日常现象来做研究和思考的。

比如爱因斯坦关于时间,空间,物质的描述和研究,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观察的视角。

事实上,牛顿的研究更多是在低速运动的物体中,但是一旦到达光速的层面,牛顿的很多理论就解释不了了。

而爱因斯坦则敏锐的发现了时间和空间之间的联系。

这很颠覆,要知道,在爱因斯坦之前,没人会把时间当作一个可以影响物理空间的变量看待。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爱因斯坦甚至还发现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核能的利用,其实就是质能方程的延伸。

这些都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时至今日,人类的物理学研究还是在爱因斯坦的框架里运行,并没有更大的突破。

英国有牛顿,德国有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巨匠无疑是英国和德国人心中的大英雄。

在我国,同样有这样一位天才式的人物,彻底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也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人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大,学习的是铁道机械工程。

看起来这是一个偏向于应用科学的学科,但钱学森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尽管是应用科学,钱学森依旧可以深入的钻研,从而在理论物理领域也颇有建树。

1935年,钱学森前往大洋彼岸的麻省理工继续攻读航空工程学,也是在美留学期间,钱学森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理论和专业。

众所周知,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充满坎坷,之所以钱学森的回国之路阻碍重重,无他,只因为他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实在太高。

如果他离开美国,美国人认为大量的先进技术将跟着钱学森一起离开,甚至没有钱学森,美国的专家学者也无力继续研究。

要知道,美国历史上第一枚弹道导弹就是在钱学森的带领下研究出来的。

所以,当钱学森打定主意要回国的时候,这让美国人感到深深的恐惧。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大放异彩,不但在两弹一星工程中,钱学森始终是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并且,因为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卓越造诣,钱学森研究出了令世人瞩目的钱学森弹道。

时至今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洲际弹道导弹就是采用钱学森弹道飞行。

这一成果,不但让我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弹道导弹,更重要的是,哪怕是现在,美国,欧洲等强国也无力通过导弹防御系统解决钱学森弹道模式下的导弹拦截问题。

钱学森的出现,无疑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他不但是我国物理学,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领域的顶尖专家,即使放眼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当然,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钱学森这样的巨人的肩膀上,一定还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涌现出来,不断推动着我国乃至整个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