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较量?美财长访华没结束,俄外长专机抵北京,事关俄乌冲突

李杰新观察 2024-04-11 10:13:25

图为拉夫罗夫

本期话题,请注意,拉夫罗夫和耶伦同在中国。

耶伦访华还没有结束,拉夫罗夫就紧随而来,两人的行程正好重叠。如今的国际局势风云多变,各种势力明争暗斗,俄乌冲突、巴以冲突都走在了是战是和的十字路口,而在此时,世界两大国的高官齐聚中国,就显得极为特殊。

4月8日,俄外长拉夫罗夫正式抵达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而此前4月3日就到达中国的美财政部长耶伦,还没有结束她的访华之旅。

图为耶伦在中国品尝美食

耶伦来的这几天里,先后在广州和北京品尝了美食,也与相关部门见了面,与中国达成了2点新共识,一个是中美双方同意就两国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开展交流,另一个是双方扩大共同打击非法融资的合作,并继续进行金融技术交流。

在两人对中国的访问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就是拉夫罗夫是应中国的邀请,而耶伦则是“两国商定”。其实也可以说是耶伦“硬要”访华,由于美国在经济上持续打压制裁中国,还联合域外国家不断在南海、台海问题上挑衅,所以中国对于耶伦的访华并没有那么欢迎。

图为拜登

这次耶伦能够访华,是拜登主动邀请中方通话,又是重申“四不一无意”承诺,又是强调美国不会支持“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做出一系列的保证和承诺后,美国才拿到了访华的门票。因此,耶伦此行虽说是“双方商定”,但实际上是美国主动提出。

那么美国为何要急于访问中国呢?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美国在经济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当前的美国债务与通胀危机越来越严重,据世界经济论坛早前发布的调查称,今年全球的经济可能会很动荡。

造成动荡的原因就是愈演愈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地区冲突不断,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比如此前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的炼油厂,红海地区胡塞武装持续袭扰商船,都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波动。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5%,而欧元区的经济增速仍将低于1%。

当前,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34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此前表示,如果不加以改善,10年后的债务可能会高于二战时期。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美国主要的美债债权人,其决策会对美国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耶伦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得到中国更多的支持以及让中国减少抛售并增加美债。

拉夫罗夫此行是受中国的邀请,在4月8日和9日进行为期2天的访问,在此期间中俄外长会讨论双边合作以及国际热点等问题,主要围绕俄乌冲突,亚太局势交换意见。拉夫罗夫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与中国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乌克兰问题的解决。

图为俄乌前线战场

当前的俄乌局势已然发生了变化,虽然俄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主动权,但乌军仍然在坚守,并且还在积极寻求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的机会。与此同时,北约多国都开始扩军备战,波兰计划将今年军费开支提升至8%,丹麦也扩充军力,以应对可能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俄乌冲突已经不能再拖,必须要尽快解决。

但乌克兰只是美国的一个棋子,要想结束这场冲突,还得遵循美国意见,而美俄之间的关系早已降至冰点,需要一个能够牵线搭桥的,显然在俄罗斯的“好友”里,只有中国能做到,所以拉夫罗夫与耶伦的行程重叠,不排除俄罗斯是想通过中国寻求与美国对话的可能。

俄美两国政要同时出现在中国,说明中国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各国都开始争先恐后的来华访问。根据外交部官网的公告显示,仅从今年1月以来,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就已经接待或者确定接待30位各国元首以及高官的访问。

图为德国总理朔尔茨将在本月中旬访华

这些元首和高官,既有来自德国、法国等这些传统西方国家的,也有来自中亚、东盟等中国周边地区的,还有从印度洋地区、加勒比海地区、非洲、太平洋地区等远道而来的“南方国家”。

这样的景象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千邦进贡,万国来朝”。这句话是形容一个国家强盛和出色的外交成果,对比于十几二十年前的外交,中国从当初的忍辱负重,到如今的正告美国,这一步是来之不易。

从新中国成立时的孤立封闭,到改革开放时的包容,从弱小到崛起,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中国的外交逐渐成熟,成为了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图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推动加沙停火

国际声望的提高,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国际安全、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上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展现大国担当,比如推动伊朗和沙特的和解,为俄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积极呼吁加沙停火。都展现出了中国站在公平的立场为全球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而挑战则是越到这种时候,就越考验中国的战略定力。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下,以及美西方的打压下,中国就不能站队,不能搞阵营对抗,避免走苏联的老路,只有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守住本心,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作用。

正所谓“实力是你与人抗衡的话语权,没有底气的愤怒毫无意义。”随着实力的提升,中国既有了能力也有了底气,能够在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免受别国的欺压,同时还能为世界发展贡献出重要力量。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也会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受欺凌,如今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免受侵害。

0 阅读:37

李杰新观察

简介: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方面的研究